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

ID:7329418

大小:33.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11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_第1页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_第2页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_第3页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_第4页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   摘要:在企业中,生产和营销人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企业政工干部的作用,则越来越被忽视,甚至存在着很多偏见。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说不切实际的空话,是板起面孔说枯燥的道理;甚至还有这样极端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让职工放弃自己的利益;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为领导辩护等等。当前有不少企业干部把政治思想工作为企业增值的功能排除在外,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政治思想工作是排在第一位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如果做不通,企业是不可能飞跃发展的。 关键词: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 一、政工师的重要性 政工师是为人民为职工谋利益的人   在中

2、国企业中,政工师担任着给职工做思想工作的重任。政治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人民谋利益,是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一次,一位党委书记正准备作报告,一个工人说:“书记啊,你的报告别作了,我们都知道你要讲什么。”这位书记说:“我还没讲你怎么知道我要讲什么”。工人说,你作了多少次报告了,说来说去两句话,一句叫我们多干活,另一句叫我们少拿钱。如果政工师做的工作好像就是要人家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工作从长远讲,从根本来讲,是注定要失败的。   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

3、人们提高觉悟,就是要帮助老百姓看明白世界上的事情,看明白的越多、越透彻,他就越能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说服人们放弃自己的利益,也不是让其在利益受到侵害后,再跟其讲要理解这种侵害。如果我们的工作对其没好处,或者还要损害其的利益,他就会不赞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要帮助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从而能够为群众创造更多的效益。 政工师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处于核心地位。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民为本。这里所说的民,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民为本,要求共产党人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所拥护和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准。强调以人为本

4、实质是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本,这是新时代最先进、最高尚的思想。具体到企业,就是为职工服务,为职工服务就是以人为本。 研究员工的思想是一门科学   有些政工师觉得工作很难开展,自己手里无钱、无权,既不能给人长工资、发奖金,又不能给人分配工作、分配住房,怎么能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不等于直接给钱给物,给钱给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职责。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要帮助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从而能够为群众创造更多的效益。政工师讲道理是帮助群众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但认识的主体毕竟还是群众自己。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还在于有目的地帮助工作对象及时了解

5、必要的丰富信息,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使其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而由于这种判断是政工师自己作出的,往往比听别人说服更牢靠。对于职工的思想状态,作为政工师,要时时刻刻进行了解,并作出预判,这是因为人的思想是有变化、发展的,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变化、很快的发展。但是,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适应这些规律,才能取得成功。研究这些规律,就是科学。 二、如何做好政工师 方法:区别对待原则   承认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中,就是要做到了解职工的思想。从哲学上说,人的思想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映。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全体职工,就这决定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6、同志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分析掌握每个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变化情况,从而做到真正了解人。   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区别对待原则,这一点在政工师的工作中,同样是适用的,这是因为职工年龄有差异、思想觉悟有高低、文化程度也不同,因此,政工师在做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不同的,有人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时得出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有道理的,思想政治工作都了解、分析职工中各种不同的思想状况和变化情况很重要,要做到真正了解人,就得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职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职工的思想、心理、情绪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

7、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要了解来龙去脉   政工师对于群众的思想状况、群众的情绪、群众的欢乐和苦恼、群众心目中的疑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都应当有深入切实的了解。不但应当了解问题的表现,还应当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产生的背景,了解症结之所在,了解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只有弄清楚群众和我们已经有哪些共同的认识,还在哪些问题上存在认识的差距和矛盾,有哪些疑问和顾虑,思想上的扣子是什么,才能做到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