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ID:7336357

大小:30.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11

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_第1页
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_第2页
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_第3页
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从隔振传递率和无谐隔振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固有频率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及选用隔振器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电子设备;隔振传递率;阻尼   中图分类号:TN8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18—0127—03   在军用通信车上需要安装许多电子设备,当车在运行时,路面会引起载体的振动,当这种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电子设备失灵、失效、严重时使系统破坏。要保证这些装载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一方面要提高装载设备自身的抗振

2、性;另一方面要求对装载设备采用有效隔振。   装载设备的隔振设计载体情况应结合电子设备的质量、外形尺寸及安装要求等基础资料,通过对隔振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来正确选择隔振器的形式、几何参数并进行合理的分布,使电子设备实际承受的机械力低于许可极限值,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1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   采用弹性支撑的电子设备,在一定的频率范围,通常可将设备视为单质体。若考虑沿垂直方向的运动,则可简化为图1所示的弹簧——阻尼——质量系统。以y和x分别表示基础运动和设备的响应位移,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建立如下运动方程:   74

3、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由于机动性要示,军用电子设备难以避开隔振频率范围。由于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处于机动环境中野战电子设备往往会较长时间处于共振频域。因此,国家军有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凡用于机动环境中的电子设备,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必须进行共振检查,并在确定的共振频率点作长时间的共振试验,以确认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失灵、失效和结构完好性。在此情况下,即使系统的固有频率较低,由于不能有效的抑制系统的共振幅度,也很可能使设

4、备失效。所以传统的隔振方式不适用于那些处于机动环境,对系统的结构有严格要求的野战电子设备。 2无谐隔振原理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表明:在等加速激励下,当激振频率很高时,系统的加速度响应是一个恒加速输出。这说明了固有频率较高的系统在高频激振时衰减量不大,出现

5、隔振效果不明显的道理。因此,实际应用时,总希望系统的固有频率尽可能低而获得较高的隔振效果。 3结论   要达到较好的隔振效果,要求系统的固有频率fn越小越好。由于固有频率取决于k/m=ω2n,因此,在使用中获得低频的措施是:①降低弹簧刚度:②增加设备质量。即在隔振器规定的公称载荷及偏差内,应使设备的载荷大于公称载荷。但是,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将导致弹簧刚度减小。对于位移空间有严格限制的系统来说,在经受冲击激励时,会使系统的加速度响应恶化。因此必须结合整个系统确定一个合适的弹簧刚度。例如:目前汽车车身部分的因有频率f0=ω0/2π一般多在1.2~2

6、之间,为了避免与车身的固有频率重合,如果f0=ω0/2π低于车身固有频率即1Hz以下,这会给系统的布置造成困难。所以一般不使fn低于f0,最好选用fn>2Hz,且越小越好。   最后,选用隔振器应注意隔振器与设备的环境条件一致,在此推荐使用全金属无谐隔振器。对主要考虑防冲击的电子设备应采用非线形隔振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