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

ID:73636197

大小:2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12-24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1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2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3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4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5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6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7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8页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_第9页
资源描述:

《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象鼻B”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摘要:本文利用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试析夏商时期在中国南北方广泛分布,并具有极高社会价值的两类陶瓷器――“象鼻B”及原始瓷大口折肩尊,通过寻找二者在创烧与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相同点,进而分析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东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一种文化交流模式――贡赋。关键词:类型学分析;文化因素分析;夏商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贡赋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ypologyandtheanalysisofculturalissue,wetrytoanalyzetwokindsof

2、potteryandprotoporcelainwhicharewidelydistributedinChinainXiaandShangDynasty,andfullofsocialvalue.weusuallycallthem“XiangbiHe”and“DakouzhejianZun”.wecouldfindthesamepointsoftheirbackgroundsofthebeginningsandtheculturalcommunication.Andthen,weanalyzeonemodelofcommunic

3、ations-Tribute――amongtheareasoftheMiddleChina,themiddlereachesoftheYangtzeRiverandtheEstesouth.Keywords:theanalysisoftypology,theanalysisofculturalissue,culturalcommunicationbetweenChineseNorthandSouthinXiaandShangDynasty,Tribute.序言“象鼻B”又称长嘴平底B、封顶壶型B等,是二里头文化早期中国陶瓷史上一

4、颗神秘的“流星”;原始瓷大口折肩尊则延续时间漫长,存在于二里岗下层文化二期至殷墟一、二期之间,似一颗璀璨的“恒星”。虽然二者的存在时代有所差异,但两类器物却有着颇多关联。本文希望透过对两类器物的系统研究,以探索二者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信息。一、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1.象鼻B研究象鼻B目前已报道的材料共13例,庞晓霞、高江涛在《先秦时期封顶壶形B初步研究》(1)一文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但需要注意,该文中所提及的两件石家河文化陶壶的器形与典型的象鼻B之间差异明显,对于二者是否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尚需考证。同样,客省庄文化二期的临潼姜寨

5、遗址与齐家文化的庄浪县刘家堡遗址中各出土过一件近似象鼻B的陶B,这些异形器物与典型象鼻B器形亦存在明显差异,二者需区别讨论。象鼻B数量虽少,但器形、时代特征明显,目前所见之实物,工艺复杂,首部、颈部、腹部、底部皆独立制作,再拼合而成。兽形器首,管状长流斜直上扬,其后端为椭圆形器口,柱状高领,领部下端饰凸棱,腹部呈扁球形,领部顶端至腹部粘接一个宽扁耳,耳面多呈并列凸棱状,腹下假圈足,平底。根据陶质、腹部特征及纹饰差异,主要可分为两型:A型,中原型(图二,1),多为泥质黑皮陶,腹部较小,腹壁鼓出,最大腹径靠上,近似圆肩状,器表多见素

6、面;B型,东南型(图二,2),多为印纹硬陶,偶见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