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

ID:73637039

大小:2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12-24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1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2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3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4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5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6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7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8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9页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_第10页
资源描述:

《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火窝子到智能采暖从钻木取火到围炉而坐,从火炕烈烈到空调融融,一部取暖史,凝结着集体智慧,昭示着科技变迁冬至已过,数九寒天。曾经困扰全球生民的采暖问题,如今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而成为历史。随着又一个采暖季的到来,在温暖的房间里临窗听风,追忆人类家居采暖变化,品读一部取暖科技发展史。“土石封火”时代的遗迹2012年初,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位于南非卡拉哈里沙漠边缘的旺德沃克洞穴发现了碳化骨骼和植物灰烬。这一发现提供了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据此结论,人类在100万年

2、前的直立猿人时期可能已经开始使用火。这一结论将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推了30万年。不过,尚不能确定那时的火源是怎么得来的。大约40万年前,人类已经掌握了让火持续燃烧的办法。从北京西南部周口店发掘的深层木炭遗迹显示,人类那时已经有办法让火持续燃烧。当然,那时候的人类还不会人工取火,他们只懂得使用自然火(天火)。但是他们如何保存火种,并保持自然状态下的火能长久不灭呢?在燧人氏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之前,人类用火是由雷电引起或高温自燃引起的火。火一旦熄灭就无法继续使用。人类一开始用不断添加树枝、柴草的方式来保持火的燃烧。

3、后来人们逐渐将火引入山洞,在固定的地方保存火种。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在火堆旁堆上石块,以控制火的范围,便于更好地维持火势,这是后来火坑的雏形。它类似后来的“灶”,然后在“灶”里烧烤食物。从现存遗迹来看,灰烬分布于石圈内,灰烬层在剖面上首尾相连,说明当时的火种基本没有熄灭过。灰烬层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布许多石块,表面由于长时间烧烤而层层剥落呈粉末状。这种保存火种的方法叫“土石封火”。在沈阳市皇姑区的新乐遗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距今72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房屋内火塘的设置。火塘就是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坑

4、,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新乐遗址出土了一批经过打磨的石斧,它们多被放置于火塘附近,据专家推测它们可能是与移植或保留火种有关,或是一种撮取炭火的专用工具。在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火炕”了。据《诗经・小雅・瓠叶》记载:“炕火曰炙。”意思是说举着物品放在炕火上烤炙,有取暖加热的含义。火炕则源于更早时期的“火窝子”。古人在农垦、耕种、游牧、狩猎时,常常在野外露宿,就地掘土挖坑,坑内点燃柴草,待柴草燃尽,地面受热后,铺上兽

5、皮、草叶睡觉。这样,“火窝子”既可取暖,又可防止野兽偷袭。随着人们住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