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ID:7364239

大小:3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2-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_第1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_第2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_第3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_第4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自中共中央十五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到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多种形式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化或股权社会化,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

2、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杜天佳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公有制与市场的结合,即国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采用市场手段联合非公有制资本发展,以包容性增长方式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根据黄速建的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分类进行,平等对待公有和非公有产权,推动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管理,解决所谓“玻璃门”、“弹簧门

3、”、“旋转门”和“天花板”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自中共中央十五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到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通过参股、控股或并

4、购等多种形式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化或股权社会化,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杜天佳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公有制与市场的结合,即国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采用市场手段联合非公有制资本发展,以包容性增长方式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根据黄速建的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分

5、类进行,平等对待公有和非公有产权,推动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管理,解决所谓“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和“天花板”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的问题,建立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并解决不同企业或投资者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融合问题。鉴于此,文章关注到在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发现,联合重组是国有企

6、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该过程中,中国建材集团通过联合重组健全和完善了公司治理,并提升了企业绩效。因此,文章期望通过研究中国建材集团的改革实践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公司治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一、文献回顾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混合所有制强调的是不同所有制资本的融合,即公有资本与其他非公有资本的融合,单纯的公有资本之间或非公有资本之间的融合不能称为混合所有制。因此,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形成的国有

7、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997年中共中央十五大报告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有资产呈现出规模庞大但运营效率、回报水平低下和流动性差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不同所有制资本或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之间的取长补短。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根据《公司法》以及上市公司要求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

8、事会、经理层的公司治理结构,但仍然存在“形似而神不似”的尴尬。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从xx年的上升到2016年的,公司治理质量大幅提升,但治理有效性偏低亦为突出问题。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着内部人控制、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监督权虚置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其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控制权结构不制衡等因素造成的。此外,国有上市企业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还存在运转不畅、制衡失灵;决策机制不规范,缺乏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管理人员任免缺乏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机制;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