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

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

ID:73643269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24

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_第1页
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_第2页
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强和大这两个字常放在一起组成“强大”一词被使用。每个国家、每个经济组织、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希望自身强大,而不会因反之的软弱而可欺。还在美国建国之初,在制宪过程中,针对各州代表及人们对联邦与邦联的纷争,力挺联邦的律师兼外交家约翰・杰伊(JohnJay)以古罗马执政官普布利乌斯的名字为笔名在《独立时报》上撰文,告诫纽约州的人民,“大家知道,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被接受,如果是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来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1685年,热那亚州得罪了路易十四之后,曾竭

2、力去抚慰他。路易十四要他们派遣首席执政官,由四名参议员陪同到法国向他请罪,接受他的条件。他们为了和平,不得不屈从这种要求。难道路易十四能在任何时候向西班牙、大不列颠或任何其他强国提出这种要求或得到这种屈辱性的表示吗?”强大这个词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认知。一是大而不强。在讨论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时,人们大多理性地认识到,中国目前的经济量大而不强,有点虚胖,更有人将中英鸦片战争前和中日甲午战争前冲突双方的经济总量进行对比,得出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数倍于对手,但中国并未摆脱战败的命运。当前中华儿女普遍期盼,中国应尽快由经济大国转

3、变为经济强国。再是强必大,大必衰,强和大难以持续结合。强一般得由竞争取胜,特别是创新性竞争;由强到大,是一个自然的聚合过程,强必大是一个规律,历史上任何事物很少有强而不大的;但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其内在的优越性和利益冲突,其创新和竞争的动能会相对减弱,因而会出现缓慢的衰退。一个国家和一个经济组织的发展轨迹大致如此。不过,福特的装配线产生了三个现象,一是劳动者的平均素质因对知识需求的简单化与标准化而相对下降。即机器减少了对人类智巧的需求,福特把人类变成大型工业企业中的齿轮。福特的大规模生产模式降低了成本与价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其流水装配

4、线让教育程度低的美国人也可以工作,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当时底特律的其他充满市场活力的汽车公司中。到了20世纪30年代,只有那些有勇无谋且资金充沛的生意人,才能挑战通用汽车与福特公司。一个由企业家创新思想营造出来的城市沃土,逐步被少数大公司所盘踞,这些大公司不愿再进行激进的实验,因为对他们来说,守成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使得底特律最终沦为低技术的城市,严重伤害了该市的经济。再是大量积聚起来的工人,工会组织对提高薪资的要求,相对降低了企业和发达地区的竞争力。1937年5月的一个下午,劳工组织者来到福特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