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教案1

《史记》选读教案1

ID:736876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2

《史记》选读教案1_第1页
《史记》选读教案1_第2页
《史记》选读教案1_第3页
《史记》选读教案1_第4页
《史记》选读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记》选读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史记》选读教案1三、语言表达  1.提取引用法,即直接从文本中提取写作材料“为我所用”。请以“苦难”为话题,用“提取引用法”写一个片断。  【解析】本专题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两篇课文,犹如小小的百科全书,其中隐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等名言警句;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经历,李斯、韩信、周勃等人的人生挫折,文王、仲尼、屈原、左丘明等人困境中成就伟业的事迹,都是及好的写作材料。

2、  【示例】苦难是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受一番风霜苦,哪得红梅扑鼻香。是的,当苦难来临时,我们需要把它们看成是正常的人生经历,看成是享受而不是痛苦,看成是挑战而不是退缩,看成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看成是奋起而不是沉沦!这样我们就会在一次次人生经历中不断散发出独特而迷人的芬芳,这芬芳就如同金子般珍贵。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安书》中写道:“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

3、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个个古代先贤,面临苦难时毫不低头逃避,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人生之路上流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历史的风尘永远也遮盖不了它们!  [简评]本段文字很恰切地“提取引用”了《报任安书》中的名言,可见,学会从课本中筛选这些写作素材,并系统地整理在读写笔记上,进而创造性地

4、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实在是一条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最直接、最方便的捷径。  2.剪辑重组法,即对文本中符合写作话题主旨的名言警句、典故、故事以及人物事迹,用时代的目光去审视,略加改造,稍加整理,围绕某一中心,有层次地加以组合成文的方法。请用这种方法根据要求写两段文字。  以“司马迁”为主体,描写一个情景。  整合文本材料以“生与死”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段。  【解析】剪辑重组法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细致描写,再现典型人物当时的情景,或者根据话题的写作要求创设新的环境,让人物在这个新创设的环境

5、中展示自己的精神风格,体现作文命题的主旨。  【示例】一个冷清、幽深的囚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  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却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人耻辱的刑罚。  [简评]本段对司马迁的遭遇,通过超越时空的想象把石历史中仅寥寥几笔的简单记载,加以扩充,有景物描写,有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能逼真地再现当时当地的情

6、景,使人物活灵活现。这种类型的作文尤其要注意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上显示自己的写作功力,展示文学才情。  【示例】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是一朝为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仅如此。他要完成千古史记,中国的第一部非官方记载的历史文学。……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司马迁选择“受刑”弃政从

7、文。正是这毅然之举使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站立出来,超越了所谓君主,将他的事业和人生寄托,从当朝君主的体系中分离了出去,此可谓: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  [简评]本段文字整合、概括了司马迁的遭遇,表明了司马迁为了完成历史巨着《史记》毅然选择了生,他的这种精神同样深受人民传颂。整段文字夹叙夹议,表达简洁有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  3.有些材料,只要变换角度审视,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请根据《报任安书》中的文段变换角度立意。  古者富贵而名摩

8、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解析】这个事例,人们引用大多用来说明“逆境成才”。其实这段材料还可另立许多新意来。  【示例】以“意念”“信心”立意:“这些人,用他们的意念和信心,重塑了崭新的灵魂。”  以“沉稳从难而来”立意:“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