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

ID:73714394

大小: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10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_第1页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_第2页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_第3页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_第4页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_第5页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_第6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与臧文仲的纠葛臧文仲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政治家,他思想开明,富有智慧,关注民生,行事务实,辅政四十余年,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多有建树。他的执政理念和为政格言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言论被后人奉为圭臬(“立言”)。孔子大约迟于臧文仲一百年,因此他对臧文仲的事迹应该比较了解,但总体评价不高,多次指名道姓地对他提出批评:“臧文仲居蔡,山节藻,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又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左传》中也载有孔子对臧文仲的批评:“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

2、三不知也。”(《左传・文公二年》)这里列出的“不仁”、“不知”六件事情中,“下展禽”和“作虚器”与《论语》记载大体相同。孔子认为臧文仲僭越礼制,压抑贤良,不“仁”不“知”,这种偏于负面的评价显然失之偏颇,有失公允。一臧文仲(?~公元前617年),亦称臧孙辰,姬姓,臧氏,名辰,谥文,故称臧文仲,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大夫。史书中关于臧文仲的记载始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当时他已是鲁国的辅政重臣,受鲁庄公委派出使宋国t问水灾。他辅政四十余年,历经庄、闵、僖、文四代君主,对外周旋于齐、晋等大国之间,努力维护了鲁国的利益和尊严,对内积极推行内政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鲁

3、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鲁国发生了大饥荒,举国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左传》《国语》等史书中均有记载。鲁国要度过饥荒,只有向邻国借粮,因此臧文仲建议鲁庄公“告籴于齐”,并主动请命出使齐国,他对人说:“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国语・鲁语》)臧文仲带着鬯圭玉磬等“名器”作为抵押物到齐国去借粮,他一方面向齐桓公介绍鲁国“饥馑荐降,民羸几卒”的严重灾情,另一方面又阐述齐、鲁两国共同承担“周公、太公之命祀”的历史重任,巧妙道出齐、鲁两国的历史渊

4、源,弄得齐桓公不能不借粮给他,而且连他带来的抵押物也没好意思收留下来。春秋时期,“名器”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臧文仲为了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说服鲁庄公以“名器”为抵押向齐国借粮,这确实是开明之举,体现了他“忠君”“恤民”的责任担当和博大情怀。鲁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夏,鲁国又遭大旱,鲁僖公受人蛊惑,打算把那些仰面朝天的畸人(巫、叮┳ダ瓷账溃以祈求天雨(当时人们愚昧地以为天旱是因为上天担心雨水会流进那些仰面朝天的畸人鼻子里)。臧文仲得知此事后对鲁僖公说:“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