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

ID:73721530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2-25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_第1页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_第2页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_第3页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_第4页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左宗棠与郭嵩焘都是出生于湖南湘阴的晚清名臣,但是在他们的桑梓之地,两人的境遇大相径庭。多年前湘阴县城就有一条街道命名为太傅路,县城唯一的市民广场叫左宗棠广场,有一家酒店叫左宗棠大酒店;至于左宗棠故居、左文襄祠更是湘阴县城重要的人文景点。左宗棠在湘阴几乎是家喻户晓,而直到两年前,湘阴县城外扩,一条新的街道才命名为嵩焘路。郭嵩焘身后的寂寞与左宗棠无尽的哀荣其实在他们去世之时早已显现出来。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在福州黄华馆行辕钦差任上去世,朝廷接到丧折后立即诏谕天下,追赠太傅,谥号文襄,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建专祠于湖南及立功诸省。六年

2、后的光绪十七年(1891)郭嵩焘去世,李鸿章上奏朝廷请宣付国史馆为郭立传并请赐谥号,但都遭拒绝。朝廷上谕再次强调:“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行。”左与郭命运的反差其实就在于前者成就了赫赫事功,无可争议;而后者言论却“颇滋物议”,郭氏的思想价值不是芸芸众生都能领悟的。左宗棠一生成就了三大事功,其一为“平定”太平天国与陕甘回民起义,其二为兴办洋务事业,其三为收复新疆。左宗棠事功的顶峰在收复新疆。早在同治六年(1867),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就在沙俄的支持下盘踞新疆,自立为王,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国,宣布脱离清廷。沙俄趁机占领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

3、图瓜分西北。光绪元年(1875),清廷展开了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在奏疏中言:“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元气无伤。”左宗棠力排众议,提出“缓进速决”的战略,力图收复,得到朝廷的支持。光绪三年(1877)4月,按左宗棠的军事部署,刘锦棠率大军由乌鲁木齐南下,一举攻克达板城,导致阿古柏集团内讧,阿古柏本人被部下所杀,南疆回归祖国。左宗棠决计乘胜收复伊犁。沙俄一边通过威胁与讹诈,逼迫清朝使臣崇原签订《里瓦几亚条约》,一边在伊

4、犁增兵,同时还向远东派出一支由二十多艘军舰组战的舰队。面对沙俄的挑衅,左宗棠毫不畏惧,于光绪六年(1880)春拟订了一个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计划。5月底,左宗棠命部下为自己订做了一口棺材,舁榇出关。全军将士见年近古稀的主帅气概如此豪壮,士气倍增。最终在左宗棠强大的军事后盾支持下,迫使沙俄与清廷代表曾纪泽签订《伊犁条约》,收回部分权益。左宗棠藉此进入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行列。咸丰八年(1858)郭嵩焘入值南书房,成为天子近臣。咸丰九年(1859)咸丰帝命郭赴天津帮办僧格林沁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