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

ID:73748336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2-25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_第1页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_第2页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_第3页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_第4页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摘要:汾阳方言中“来”的使用频率极高,不仅可以作动词、助动词、方向性后缀,还可以作时体助词,时体助词“来”的用法就是从动词的用法语法化而来的。本文旨在探讨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关键词:汾阳方言来语法化一、引言汾阳位于吕梁山东麓,太原盆地西缘,东与平遥介休接壤,南与孝义交界,西与中阳离石相连,北与文水相连,自古以来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常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来北往之通衢,受此影响,汾阳方言虽属于晋语区吕梁片汾州小片方言,但也杂糅了并州片的一些特点,从而表现出与周边方言的不同之

2、处。“来”作为汾阳方言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日常表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着汾阳方言的独特性。在汾阳方言中,“来”不仅可以作为动词,还可以作为时体助词,词性虚化显著,清晰地体现出了语法化的趋势。本文试图探讨汾阳方言中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二、“来”在古代的用法先看一下“来”在古代的用法。“来”在先秦一般做主要动词,是一个自动词,偶尔用为使动用法,它的意义实在,表达“移动”。至六朝时期,用在其他动词后面,开始可以作趋向补语,但用在自动词后面的“来”,我们怀疑至今也没有虚化完全,不能看作趋向补语。

3、至唐朝起,“来”跟在“上”一类趋向动词后可以一起作其他动词的趋向补语时,此类的“来”开始虚化为趋向补语,“来”的语法化趋势逐渐增强。在隋末唐初,事态助词“来”开始出现,用来标记动作完成的用法,但到明朝开始消失。所以,北京话中的“来”并没有体标记的功能。现代汉语中的“来着”在语法意义上与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有交叉。而汾阳方言中的“来”就是沿袭了中古汉语“来”的用法,完整地体现了“来”的语法化进程。曹广顺在《近代汉语助词》一书中系统地考察了表示“曾经”的“来”在中古汉语中的表现,他指出:“事态助词‘

4、来’产生的时间可能在初唐前后。……到晚唐五代时,使用就比较广泛了。”“两宋用法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出现了与其他助词连用的例子。”“元代‘来’仍广泛使用,而且与其他助词连用的情况明显增多。”“明代以后,‘来’的使用总的看是呈减少的趋势。”“清代用例更少,不过出现了‘来着’。”曹广顺在文章中所用到的例子如下:贞观中,冀州武疆县丞尧君卿失马,即得贼,枷禁未绝,君卿指贼面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唐・张■:朝野佥载)迦叶过去生中曾作乐人来,习气未断。(宋・景德传灯录,卷二七)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5、(宋・朱子语录,卷二七)军官弟侄儿男年纪到十八岁呵,委付者。么道圣祖皇帝立定例来。(元・元典章,吏二)在反映元代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