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

ID:73770422

大小: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2-25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_第1页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_第2页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_第3页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_第4页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的“黄带子”与“红带子”满人入主中原后,并没有如以往朝代那样,将皇族的宗室上溯很远,只推及努尔哈赤的生父塔克世(顺治五年追尊号为显祖宣皇帝)本支,伯叔兄弟等旁支,则称“觉罗”。宗室系黄带子,觉罗系红带子,以示皇族身份尊贵与识别。然而,清代“黄带子”与“红带子”们贵族身份的获得虽始于血缘,却不是一劳永逸、一世不变的。其间,也存在着不间断的赏、革、降,还有调整与变动。赏有清一代,获赏得黄红带子者,多集中于前期,因军功累绩等情。如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平,上授岳钟琪三等公,赐黄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明瑞因“进剿缅夷”有功,授为一等诚嘉毅勇公,赏给黄带子。乾隆五十五年

2、(1790年),大学士和也被加恩赏给黄带子。不过还有一例,与此不同,带有一定偶然性。嘉庆时期的秦承业(谥文悫),因于清帝尚未登基,既已授业相熟。某次觐见时,其带扣突断,侍臣皆失色,但清帝却“命侍监取御用金镶猫儿眼黄色线绦扣带赐系,并命无庸缴还”。以故,况周颐在《餐樱庑随笔》中这样写道:“清制,唯宗室用黄带子,汉大臣得拜赐者,二百数十年间,文悫一人而已。”但笔者查《清实录》《钦定大清会典》等,却并未见有相关此事的正式谕旨恩赏。革清代宗室觉罗中,因故革去黄红带子、玉牒删名的个案,并不在少数。发生的原因也是纷繁庞杂的,笔者只述其中主要两种:1.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此项原因中,最为著名的案

3、例,即为雍正四年正月,清世宗革去了其弟――即康熙皇八子允、皇九子允的“黄带子”,圈禁高墙,黜其封、削其籍,又改其名阿其那、塞思黑,要知道,此二名在满洲语中是猪、狗之意。可见同室之操戈,政治斗争的残酷性。2.宗室、觉罗们自身行为有违身份循清之旧制,皇族是“不得离城、不得经商、不得置产、不得外任,防范极严”,如有宗室、觉罗“假捏印引,私自出京”“从习邪教”“拜师入会”“咆哮坊署”“衙门滋事”“聚众赌博”等行为,总之凡是做了c自身贵族身份不相符合之事,会被革了黄、红带子。宗室、觉罗们一旦被宗人府除了名,那就意味他就此便失去了“皇族”身份的庇护。此后,如若再犯事,便不再会由“宗人府堂司各

4、官会审”,而是会“与常犯无异,与王公等无涉……改为刑部堂官审办”。但清廷的这种“削籍离宗”式的革带子,通常也只针对犯事的“黄、红带子”本人,并不会波及其子孙后代,即所谓“罚弗及嗣”。如嘉庆年间,宗室图钦、图敏等人,因私习洋教,“业经再三开导”,“仍坚不出教”,经宗人府等衙门会审奏明,得清帝允准,将此二人革了“红带子”,从玉牒除名,如此“削籍离宗”后,继而流放伊犁,枷号六个月再充当折磨苦差。降赏有赐,罚有革。如果宗室、觉罗所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