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

ID:73797635

大小: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12-26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1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2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3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4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5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6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7页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_第8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个体道德道德需要道德教育论文摘要: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者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在当今科技经济迅速发展

2、和多元价值观并生的境遇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对自身行为控制的宽度和深度在不断地减弱。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已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反思当代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规范式德育”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突出道德教育的约束性和强制性的一面,从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

3、灌输;把道德、道德教育视为完全外在于人,与人的需要、情感、享受与幸福毫不相干的规范戒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多地从社会稳定与和谐、理想社会的实现的角度来强调,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外在化、社会本位的弊端。一个社会的道德总是由社会道德(表现为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和个体道德构成。道德不仅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态和人类整体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个体意识的表现形态和个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道德体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的辩证统一体系。任何人对于社会道德都具有

4、双重关系:他既是社会道德的接受者,又是社会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在我国伦理学界,“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作为一对概念范畴业已确立,而在教育学教科书和教育理论专著中,却没有明确提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这一对概念范畴,更多地将“个体道德”用“品德”一词来标识,“道德”一词既用来指称社会道德,也用来指称个体道德。这表明在人们的意识中,未能明确地凸显出个体道德的个体性特征。在众多的哲学教材或辞典中,大多将道德的定义界定为:由经济关系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种社

5、会现象。简言之,道德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和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