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

ID:73809522

大小:1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2-26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_第1页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_第2页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_第3页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_第4页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_第5页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_第6页
资源描述: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陶行知作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早期教育是在徽州完成的。幼时受其父的熏陶,6岁被蒙童馆方庶咸老师免费招收入学,9岁入吴尔宽经馆习读。11岁时由于父亲回到黄潭源,离开休宁万安,辍学在家。14岁被崇一学堂唐进贤校长看中,免费入洋学堂学习。17岁离开徽州,外出求学,从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陶行知的一生遇到过许多好老师,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古徽州文化底蕴厚重,历来崇尚教育,素有“东南邹鲁”之称及“文化之邦”的美誉,而且书院、私塾林立,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陶行知生在徽州,后来成为一代教育巨匠,这与徽州地域文化

2、的熏陶是有密切联系的。一、陶行知的第一任老师父亲陶位朝陶位朝,号槐卿,字笑山,1867年生于安徽歙县,1915年病逝于南京。陶父为人笃实厚道,性情温和,不善农事,一直经营上代开在休宁万安街上的“亨达官”酱园店,闲时诗书自娱,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后来曾到南京女校做老师,陶父是陶行知和妹妹陶文的启蒙老师。陶行知在《我的学历及终身志愿》一文中,明确指出“余生在徽州,此乃一鲜与外界交往之地。余早期汉学教育受业于家父及其他师长”。陶父是陶行知的第一任老师。陶行知幼年在陶父严格教导下,熟读唐诗宋词,后来成为大众诗人,诗风淳朴,通俗易懂,他对诗文的评价标准就是:“文章好不好?要

3、问老妈子。老妈高兴听,可以卖稿子。老妈听不懂,就算是废纸。废纸哪个要,送给书呆子。”由于家学功底深厚,对唐诗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稍长后到汪采白父亲汪纪修处借阅唐诗来读,边抄边吟,归还书时,汪纪修考问陶行知:“你读唐诗推重何人?”陶答:“paidu”(歙县方言)。汪惊问:“你读完唐诗怎么说是‘白读’呢?”陶说:“我指的是白、杜啊!”汪老先生顿时领悟:“啊……原来你是指白乐天、杜子美,好!我再问你,白、杜风格之异同?”陶答:“白诗通俗晓畅,杜诗沉郁有力,多为感时忧国之作,均能反映民生疾苦!”汪纪修捋捋胡子说:“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1915年,陶行知在美国读书,

4、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悲之极,不得已借事勉强忘之,下课后即到图书馆看书,不敢回寓,每至深夜始返。但梦中不能自主,悲怀一动,凄凉甚矣。”作《追忆美国得父殁耗之生活》诗一首,“我欲忙,我欲忙。忙到忘时避断肠,几回心内伤!我欲忘,我欲忘。忘入梦中哭几场,醒来倍凄凉!”身在海外的游子不能尽孝,只好通过奋发读书,以求学有所成,来报答九泉之下的父亲。二、蒙童馆老师方庶咸方庶咸一生修身养德,澹泊为怀,悲守穷庐。唯一的亮点就是成为一代教育大家的启蒙老师。方庶咸老师慧眼识英才,几度登陶父之门动员送孩子入学,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