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

ID:7385840

大小:3.04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8-02-13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_第1页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_第2页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_第3页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_第4页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JZ—I型校直机精密校直机的控制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需要全套图纸请加Q174320523各专业都有第一章绪论1.1校直技术的定义及应用校直技术属于金属加工学科的一个分支,已经广泛应用于日用金属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建筑材料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以及精密加工制造业。校直技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巨大发展迫切要求校直理论能进一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推动开发新技术和研制新设备。尤其在党的十六大之后,要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校直技术也要跟上时代。首先要在校直机设计、制造、校直过程分析、校直参数设定及校直质量预测等方面搞好软件开发;其次

2、要进行数字化校直设备的研制,使校直技术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断丰富金属校直学的内容。校直技术多用于金属条材加工的后部工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品的质量水平。校直技术同其他金属加工技术一样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校直理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比较明显。例如校直辊负转矩的破坏作用在20世纪下半叶才得以解决(改集体驱动为单辊驱动,改刚性连接为超越离合连接等),但其破坏作用的机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阐明。另外,就校直理论的总体来看,仍然处于粗糙阶段,首先就是其基本参数的确定还要依靠许

3、多经验算法和经验数据,如辊数、辊距、辊径、压弯量及校直速度等;其次是许多技术现象如螺旋弯废品、校直缩尺、校直噪声、斜辊校直特性、斜辊辊形特性、拉弯变形匹配特性等都缺乏理论阐述;再次是理论的概括性不够,一套公式不仅不能包括各种断面型材,甚至不能包括同类断面而尺寸和材质不同的工件,如弯矩和校直曲率等都缺少通用表达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校直技术与校直理论的发展明显加快,如拉弯校直技术很快走向成熟;开发成功平动(万能)校直技术、行星校直技术、全长校直技术、程序控制校直技术、变凸度及变辊距校直技术,以及双向旋转校直技术等

4、;完善了等距双曲线辊形设计法;创立了等曲率递减反弯辊形设计法、校直耗能计算法、主要工艺参数法、两种拉弯制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以及负转矩和超前接触分析法;尤其在利用相对值概念对各种校直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工作中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为校直技术数字化处理打下了基础。需要全套图纸请加Q174320523各专业都有1.2国内现状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压力机械厂,在广泛地市场调研及与国外产品的性能水平对比基础上联合攻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成功最大校直力为100KN的单柱精密校直液压机,1991年1月在合肥通过部级鉴定。该机采用移动

5、式手动液压伺服控制校直滑块上下运动,在行程最后25mm范围内。可实现滑块位置的精确调整,下死点定位精度在0.05mm以内。该机为行程控制型精度校直液压机,一个新工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操作,使滑块得到很高的定位精度。该机具有压力、行程和油液温度数字显示和预置功能,并具有压力超限报警、油温超限报警和行程超限系统卸压控制功能,操作方便。该机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型材精密校直工艺装备的水平。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纺织机械等行业,对轴类、管类、棒料零件进行精密校直,可减少加工余量,提高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该机市场前景

6、广阔,元器件和材料全部国产化,其价格不足目前进口价的1/5。它的开发成功,将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现在主要用Y41系列单柱校正压装液压机进行型材校直,校直力从100~1600KN约七个规格,在“七五”期间平均年产量近千台,产值约2400万元,约占全国液压机总产量的40%,总产值的20%;产品水平低,重复生产多;采用压力型凭经验校直方式,校直精度差,工件质量不稳定,且缺少附件,满足不了精校工艺的需要。因为压装工艺与校直工艺对设备和液压系统要求不一样,放在一起也不一定合理;在国外发达国家很少见到,主要是苏

7、联还在批量生产,目前国内销售形势也不甚好。需要全套图纸请加Q174320523各专业都有第二章校直设备的发展与分类机械、汽车、电机等行业大量使用轴类、杆类零件,这些零件的原材料在粗加工或热处理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弯曲变形,如果不进行校直处理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后序加工和使用,甚至可能出现相当数量的废品。所以为了能获得下道工序所允许的最小切削量或通过精密校直保证工件达到严格的最终设计公差要求,校直机成了工件热处理后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2.1校直设备的发展概况校直技术产生的确切时间尚未找到准确的文字记载。但从文物发掘中

8、看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宝剑的平直度可以使人想象到当时手工校直和平整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我国古代人的生活与生产中使用的物品与工具,小自针锥、大到铁杵都要求用校直技术来完成成品的制造。手工校直与平整工艺所用的设备与工具是极简单的,如平锤、砧台等。对大型工件手工校直常借助高温加热进行。古代人在校直及整形的实践中认识到物质的反弹特性,确立了“校直必须过正”的哲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