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证心得[1](四)

经方临证心得[1](四)

ID:74310002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28

经方临证心得[1](四)_第1页
经方临证心得[1](四)_第2页
经方临证心得[1](四)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方临证心得[1](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方临证心得[1]经方临证心得邵金阶湖北罗田万密膏医院经方,组方严谨、简炼,疗效显著。笔者数十年来,喜用经方,每每得心应手,今仅就治疗汗证案二则,予以报道。1.桂枝加附子汤治汗出不止案第3页共3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朱某某,女,51岁。1995年7月28日初诊。7月初因“感冒”自购“速效伤风胶囊”、“板蓝根冲剂”等服用,少效。又转诊数医,有用银翘散加减,有用香薷饮加味,有用荆防败毒散化裁,并静脉点滴抗菌、抗病毒等治疗,头痛、咳嗽症

2、状减轻而身汗出不止。稍活动或饮水、进食则全身大汗出,甚则汗出如洗,又更医多人,或用玉屏风散,或用当归六黄汤等治疗无效,靠能量合剂输液维持。刻诊:自汗不止,甚则大汗淋漓,形寒恶风,其背尤甚,虽盛夏亦身着羊毛衫,背部需棉背心裹护,面色白光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口渴,喜饮热汤(水),纳呆食少,尿黄大便干,舌淡,苔白干少津,脉沉细无力。患者素体虚弱,易患感冒,杂药乱投,伤津损阳,拟用桂枝加附子汤以调和营卫,固阳止汗。处方:桂枝8g,白芍20g,甘草、附片各10g,大枣10枚,生姜5片,煅牡蛎、煅龙骨各30g,西洋参10g(

3、另煎)。每日1剂。煎煮2次,取药液400ml,分4次服用。外用五倍子粉3g,醋调敷脐上,外用胶布固定,1日1换。服2剂后,恶寒、汗出等症状明显减轻。继服3剂,汗止不恶风寒,惟头昏乏力,心慌气短口干乏味,饮食少进,舌红少津,脉细弦。阳气来复,阴津不足,方用生脉饮加山药,扁豆、石斛、麦冬、苡仁、麦芽、藿梗以醒脾生津,调理脾胃半月而愈。盛夏之季,人体腠理疏松,本易汗出,感受外邪,发汗切不可猛。本例患者属虚人外感,治应扶正驱邪。若不顾其本,只重其标,一汗再汗,伤其津液,损伤阳气,阳虚则卫外失固,腠理疏松而汗出不止,恶风怕冷。背

4、为阳中之阳,故背部恶寒更甚。本案与《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病机相同。拟用桂枝加附子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附片助阳固表。汗易伤津,加西洋参,重用白芍以养其气阴,补其津液,亦合《伤寒论》中“新加汤”之意,煅龙骨、煅牡蛎以助止汗之功。脐为一身元气之根本,五倍于性味酸平,功能敛汗,醋调敷脐,增其敛汗固表之效。2.大青龙汤治疗无汗案第3页共3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张某某,男,60岁

5、,农民,1997年5月29日初诊。5年前在田间劳动,突被雨淋而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身酸痛,自持体健,未曾就医,数日后不药而愈,其后渐至皮肤干燥不易汗出,虽盛夏亦汗出少,近2~3年竟全无汗出,经多方医治,未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