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

ID:74913520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1-11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1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2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3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4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5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6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7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8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9页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_第10页
资源描述:

《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分钟通晓对联平仄韵:马蹄韵、渔竿韵、全平韵》一联韵首先讲起对联的平仄规则,就是对联的平仄韵,简称联韵。现在从对联的声韵发展,对联是脱胎于律诗(至于过程简略),本作为训练律诗而作,后来又因广泛流通于民间,就与律诗各自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家知户晓的事物了。联韵的发展,由唐朝开始时,是“A两两平仄交替偶有三连平三连仄”,到了明朝就有“B全平全仄”。1联韵发展路程(1)从A到B之间的发展,就与唐诗到宋词那样差不多,唐朝的律诗已经被大多数诗人作完了,自然到了唐末就有好多人想作出优美的诗句,字词已经被前人所用光了,这时就真是“巧妇难成无米之炊”,但是规则是死,人是

2、活,他们就将唐诗发展到“诗余”,就是宋词。(2)然而对联也是同样道理,限制平仄规则为“两两交替偶有三连平三连仄”,汉字已经被限制了很多,尽管汉字之多,但是历经唐宋元三个朝代,总会将这些汉字都用完,所以这期间联韵已经作出了放宽,纵观唐律的诗格发展成形后,已经出现了“三连平,三连仄”(暂不论三平尾三仄尾)B全平全仄开始只是一种对联游戏,但不常见,所以只能作为一种特例来讨论,至于为什么全平全仄的也可以称之为联韵一种,这样的对联也遵守对联的基本平仄(仄起平收),同时这类全平全仄多数出现于巧对或者讽刺联,所以只作为偶一为之,所以往往有较大趣味而被人所接受,因为联韵并

3、不是对联最重要,但是基本联韵(仄起平收)是一定要遵守,至于有些联并不是仄起平收,一般出现于名人联与机关联,名人联多数是因为他本人对对联并不了解(我们学诗词的都知道一件事,古来那些伟人,如政治家等非专业诗词名人的诗词,诗词入门者都是比较少看)。如后孙中山先生名联上联:革命尚未成功下联:同志仍须努力(平起仄收)机关联:上联:幸早里,且从容;下联:奈这事,须当归。    ——苏轼答刘贡父送行,谐音联(这是平起平收,这副全是谐音药名,在后面内容会再介绍这副联)对联最重要是什么?(在下面的“对联分类”再讨论)(3)在A到B之间,可以说是从“三连平三连仄”到“全连平全

4、连仄”,在这期间还有一种“四连平”例如:李白五言排律《怨歌行》(当中的平仄有拗)的一句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古: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前句全平)谢灵运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古: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2联韵分类联韵可以分为马蹄韵、诗律韵、鱼竿韵、全平韵。(1)马蹄韵在古人的诗词当中,他们经过了诗词格律平仄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完美的平仄韵,就是“两两平仄交替”的韵美是最优美,因其平仄严格,而马蹄韵的平仄规则是“两两平仄交替”,所以这样的句式就是马蹄韵,马蹄韵不仅应用于句脚(仄起平收),还应用于句中。马蹄韵句式四言联上联:平平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