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

ID:75346640

大小:791.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1-12-13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1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2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3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4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5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6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7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8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9页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_第10页
资源描述:

《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言龋病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是引起牙齿疼痛和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目前,龋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充填治疗。龋病的修复材料主要是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复合树脂在机械强度、美观性、临床操作性方面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而在生物相容性、防止继发龋的发生方面又逊于玻璃离子水门汀。近来国内外学者为了降低继发龋的发生率,对充填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性能改进及减少复合树脂微渗漏方面,虽已取得较大的成效,然而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检测不同含氟量的纳米高强度树脂氟释放

2、及再吸收能力,并比较不同类型及浓度含氟制剂的局部应用对含氟树脂氟再吸收的影响,以便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氟再充方法,为今后临床中龋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中文摘要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氟释放与再吸收及氟再充效果评价目的:测定不同含氟量的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的氟释放与再吸收能力,初步探讨临床氟再充方法。方法:将含氟量为10%、20%和30%的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作为3个实验组,Fuji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阳性对照组,并将材料做成直径5mm、厚度2mm各18个样本并浸入10mL去离子水中。每组样本随机抽取5个,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量每24h氟离子释放量,连续测量30d并计算氟释

3、放累积量。随后将不含氟的TetricN-Ceram、通用型、Neofil、SpectrumTPH光固化复合树脂作为阴性对照组,同样各制作18个样本。分别采用多乐氟、FLUORX氟保护漆、柯伯脂氟保护漆、氟化泡沫C型、氟化泡沫A型和1%NaF溶液共6种含氟制剂对各组样本进行氟再充处理并以同样方法测定氟释放累积量。对各组样本氟释放累积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0%和30%的含氟树脂组以及FujiIX组均在第1天的氟释放量最高,第2天突然降至较低水平,随后5~30天氟离子释放趋于平稳。30天氟释放累积量:FujiIX组>30%含氟量树脂组>20%

4、含氟量树脂组>10%含氟量树脂组,10%和20%含氟树脂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材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种含氟制剂氟再充处理后的氟释放累积量:FujiIX组明显高于其他树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含氟树脂组高于不含氟树脂组即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化泡沫A型处理所有样本后的氟释放累积量高于其他含氟制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纳米含氟高强度树脂均可在一定时间内向周围环境持续地释放及再吸收氟离子,含氟量为30%树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