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

ID:75350242

大小:398.15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1-12-13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1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2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3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4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5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6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7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8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9页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S476单位代码:10193密级:公开学号:20130077硕士学位论文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SynparasitismofTrichogrammaleucaniaeandTrichogrammadendrolimionAntheraeapernyieggs,andthestudiesoftheircooperativebreeding作者姓名:杨旭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名称: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方向:害虫生物防治指导教师:臧连生研究员所在学院:农学院二○一六年五月摘要柞蚕卵是我国人工大量繁育赤眼蜂的特色优

2、势资源,但因柞蚕卵可繁育优势赤眼蜂种类过少,而极大限制了许多优势赤眼蜂种类的生产和推广应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大豆食心虫卵采集的黏虫赤眼蜂可成功寄生柞蚕卵并完成发育,且有少量个体可以穿破卵壳正常出蜂。本研究主要以松毛虫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并观察不同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各项生物学参数,明确松毛虫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互作机制及其在协同繁育上的应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接蜂方式对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影响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时,同期接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错期接蜂,两

3、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单卵黏虫赤眼蜂总蜂数和单卵黏虫赤眼蜂出蜂数,均在同期接蜂时高于错期接蜂。因此,在开发一卵多蜂产品时,应采取同期接蜂的方式。此外,当2头黏虫赤眼蜂单独寄生柞蚕卵时,同时接蜂24h寄生的柞蚕卵28.6%可以正常羽化出蜂,而错期各寄生12h的寄生卵未见羽化出蜂。在提供1粒柞蚕卵的情况下,1头松毛虫赤眼蜂和5头黏虫赤眼蜂混合接蜂时,单卵黏虫赤眼蜂出蜂数为8.8头,与1头松毛虫赤眼蜂和1头黏虫赤眼蜂混合接蜂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松毛虫赤眼蜂、黏虫赤眼蜂、柞蚕卵以5:25:5数量接蜂时,其寄生率高达98%,羽化率为81.6%,单卵黏虫赤眼蜂总

4、蜂数和出蜂数分别为42.1、26.7头。2、环境条件对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影响当松毛虫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时,23-26℃条件下,寄生率高达90%,其寄生率随温度的升高表现出下降的趋势。26℃条件下的平均单卵黏虫赤眼蜂的出蜂数最多(3.5头),显著高于23℃下的出蜂数。因此开发一卵多蜂产品的最适宜接蜂温度为26℃。此外,黏虫赤眼蜂偏好于在相对较低温度条件下寄生柞蚕卵,在温度20℃的条件下,其单独寄生柞蚕卵的寄生率可达53.3%,羽化率达43.8%。当两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时,在相对湿度50%和80%条件下,赤眼蜂的寄生率

5、、羽化率、单卵总蜂数和单卵出蜂数较高,特别是在相对湿度80%条件下,其单卵黏虫赤眼蜂总蜂数达9.6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