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ID:7565160

大小:47.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20

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_第1页
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_第2页
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小学品德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品德教研组努力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坚持以推进课改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着提高,学生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本学期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1.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

2、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二、钻研教材,因材施教。由于教研组的老师既要上语文课、做班主任,又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

3、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并能适时地延伸课堂的时间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第3页三、一课三磨,提高实效。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空洞的。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参加区内外和联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研讨其他学校优秀的品德课教学设计,观摩录象课,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课三磨”计划,由张燕芳老师执教《会变脸的水》一课,胡育红老师执教《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通过教材解读、微课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课展示,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备课

4、、研讨、修改……做到“一课三磨”,使得课堂更加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也促使品德组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四、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这学期,我们品德组继续上学期的课题“小学品德课程中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研究”。每位教师选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持续开展,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动向高层次发展。五、不足与反思回顾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深深的遗憾,因为我们思品教研组成员都是兼职人员,活动次数相对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一课三磨”和研讨活动,将学科知

5、识与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教育,使品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附:本学期教研组主要成员取得的成绩胡育红:第3页《课后延伸让体验探究更精彩》发表于《新课堂》;《品德课堂,关注孩子人际交往的需要》发表于《启迪与智慧》;“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组成果展示活动”中执教《许多物种消失了》;苏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活动中《我的家乡在哪里》被评为市级优质课;吴江区小学品德学科课题组活动中开设公开课《许多物种消失了》。张燕芳:执教吴江区公开课《会变脸的水》。沈馨远:执教吴江区公开课《爱护眼睛和耳朵》。第

6、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