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安史之乱素材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安史之乱素材

ID:75919379

大小:25.3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4-15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安史之乱素材_第1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安史之乱素材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安史之乱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八年之久的叛乱。  节度使置自睿宗时,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节度使增为十个,他们除管军政外,又兼管本道民政及财政,权势积重。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天宝元年(742),全国兵数为五十七万四千余名,边兵竟占四十九万。安禄山即在此外重内轻、尾大不掉的局面下起兵叛唐。  安禄山于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十载,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兵力雄厚。他洞悉长安朝廷腐朽、实力空虚的内情,又因与宰相杨国忠争权,遂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

2、月,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起兵。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逃或降,或被擒杀。叛军军锋迅速指向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唐玄宗派遣大将封常清到洛阳募兵六万,这些兵未经训练,很快为叛军击败,洛阳失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辞,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废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令部将史思明经略河北。洛阳失陷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与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讨安禄山,并号召诸郡响应。河北人民不堪忍受叛军的残暴行为,自发组织队伍,多者两万,少者万人,抗敌自保。此时唐

3、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出师河北,屡获胜利,河北的民众武装也参加到郭、李军中;河北十余郡多杀叛军守将,重树唐帜,切断了安禄山军队前后方的联络,使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军心动摇,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逃回老巢。唐朝很有讨平叛乱的希望,但杨国忠猜忌驻防潼关的哥舒翰,不采纳他关于据险坚守以待敌内变和由郭子仪、李光弼引兵北取范阳覆敌巢穴的建议,怂恿玄宗促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十五载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仓皇逃往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迫缢杀宠幸的国忠从妹杨贵妃。马嵬民众遮道留玄宗,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

4、,遂即奔往朔方节度使所在的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七月,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改元至德。安禄山遣部将孙孝哲入长安,自己仍留洛阳。安军在长安杀安禄山仇视的政敌及其家属;对投降的官僚则迁到洛阳,授以官爵。又大肆搜括民财,弄得民间骚然不安。百姓日夜盼望唐军的到来。他们时常杀叛军官吏,遥应官军,使叛军穷于应付,连长安西门以外都控制不住。叛军将领日夜纵酒,专以声色财贿为事,已无再进取之意,致使唐军得到了重整军备、调集重兵的机会。 在此前后,唐将领鲁□守南阳(今河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