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

ID:7632266

大小:36.4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21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_第1页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_第2页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_第3页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_第4页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田会议》电影深度分析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精选出的《古田会议》电影观后感, 观察入微,深度分析,请欣赏: 《古田会议》电影分析   人们对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往往有一种不变的风格期待,希望从中得到一种雄阔、悲壮、深邃的审美享受。但是,从内容上说,主旋律又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在发生着一些与时俱进的变化。所以,站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今天用影像形式表现古田会议这段革命历史,目的在于想通过对历史的书写来回应现实的关切。   为此,我们对《古田会议》这个电影从主题立意到风格把握有了如下的思考。 一   首先是在看待历史的角度和深

2、度上跟上党史研究的脚步。2017年底,我们到闽西开始实地采访,在龙岩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走访了龙岩、长汀、古田、小池等当年红四军战斗过的地方,有了丰富的感性印象。回到北京以后我们与总策划陆文虎先生多次就剧本的构架、主题、人物关系深入讨论,同时阅读了大量的史料和学术论文,逐步消化理解党史界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力求让自己具备理解那段历史、理解老一代革命者内心的思想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电影剧本的主题和立意: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是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事物,在当时来说,这种“新”还只是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如何让这新观念发挥作用

3、,需要培育“新人”和建构新的政治系统来加以实现。而当时的红四军主要是秋收起义的农民和南昌起义的旧军人,怎样完成对他们的思想改造和军队结构顶层设计如何体现党的领导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当时,党内主要领导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1928年、1929年是共产党的权力系统组织形式最初形成的历史时期,也是“改造思想”“共产主义新人”这些毛泽东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期(虽然这些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延安时期,但毛泽东在实践中的运用在这时已经开始)。这一时期党内就军队的组织形式,党的领导如何体现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朱毛之争的历史内容、思想意义即在于此。  

4、 在争论中,毛泽东表达了他富有原创性的一些政治构想,比如: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把党的领导实现为一种组织系统;怎样把军队和社会用一种精神武装起来有效地完成社会动员;当前,红军的性质和主要任务等等。这些重要争论的成果就反应在古田会议的决议中。可以说现在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基因是在古田会议的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是我们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今天表现这段历史的现实意义所在。因此,古田会议应该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电影。   当然,作为一部故事片,我们要做到以人的视角去发现历史,把历史发展的力量以人物性格和情景冲突的形式体现出来,正如黑格尔所说“每个人都是一

5、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所以,我们在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中,特别强调他是一个从近代中国救亡的过程当中走出来的人——他当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当傅柏翠问他是否坚持在《湘江评论》所说的伦理救国,毛回答,我现在相信“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才能救中;但是他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痛心地感概“晚清就有人指出,中国现在的时局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礼仪之邦变成了蛮荒之地,中华大地成为了列强冒险的乐园。中国人争取的不仅是在列强面前的平等尊严,我们问道寰宇,上下求索,是要在中国大地上建一个文明民主的新国家。

6、中国人必须付出牺牲、历经血与火的锻造,方能浴火重生。”——我们力求强调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是一脉相承的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英雄人物。   朱德性格上是一个敦厚耿直的人,但他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革命军人,在这个历史阶段朱德表达意见的方式也是非常直率的。留学归来的朱德与当时的很多知识青年一样有“盗火者”的自诩,他们都曾经深入钻研过马列的原著,有一个把马列的理论设想在中国大地上加以实现的基本信念,对于毛泽东基于中国实际所做出的一些预见性的政治构想不是很理解,而朱德又要担负起对这支部队的责任,这就是朱毛之争的核心。   刘安恭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但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革命的

7、忠诚、他的牺牲精神是不容怀疑的。他是书斋版,青春版的朱德。   总之,我们想表现出人物自身的性格和他身上承载的历史和现实的力量。想编织一张历史的大网,以较为开阔的视野来看待、解释1929年这段重要的历史。 二   形成了这个基本的主题提炼以后,我们大致清楚了故事的走向脉络和人物的性格心理,想象力有了发挥作用的支点,以前熟读过的史料开始在心中自动地变形、分离、组合、架接,一些精彩的细节、场景自动般地呈现出来。   如为了表现毛泽东迎接刘安恭时的紧张忐忑,我们设计了毛泽东在屋里“打扮”的一场戏。 毛泽东卧室内   贺子珍走进来。卧室里,毛泽东在抽屉里翻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