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 洲 气 候

亚 洲 气 候

ID:76739749

大小:1.0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1-19

亚 洲 气 候_第1页
亚 洲 气 候_第2页
亚 洲 气 候_第3页
亚 洲 气 候_第4页
亚 洲 气 候_第5页
亚 洲 气 候_第6页
亚 洲 气 候_第7页
亚 洲 气 候_第8页
亚 洲 气 候_第9页
亚 洲 气 候_第10页
资源描述:

《亚 洲 气 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亚洲气候【精品文档】第12页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亚洲气候一、气候主要特征亚洲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文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气候。从洲内各地区气候特征的组合和洲际各大陆气候特征的对比,反映出亚洲气候具有几个明显的特性,即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对大陆性气候的形成来说,大陆面积巨大、轮廓形态完整、具有离海遥远的广阔内陆等起主要作用;对季风性气候的形成来说,世界最大的陆块,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这种海陆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是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对

2、气候的复杂性来说,面积规模大、地理纬度广、高原山地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一)大陆性气候强烈亚洲陆地面积巨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中心部分与最近的海岸距离超过2500km,而且大陆轮廓完整,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又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距大西洋很远,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影响很小。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的地区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有广大的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他大陆同纬度地区气候比较,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它具体表现为这些地区多属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多数地区的大陆度均在50%以上。气温年较

3、差愈大,气候的大陆性愈强。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这里冬季严寒,1月平均气温-50℃,绝对最低气温曾达-71℃,成为北半球的“寒极”。但7月平均气温为15.7℃,年较差超过65℃。维尔霍扬斯克的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1.8℃(也有记录为最高气温36.7℃,最低气温-70℃,最大年较差106.7℃的)。如用维尔霍扬斯克的年较差作为极端大陆性气候的代表,然后用它来对比世界各地年较差,以显示大陆性的程度,也可反映出亚洲的大陆性最强。从整个亚欧大陆来看,例如沿52°N自西向东,年降水量愈来

4、愈小,年较差愈来愈大,反映气候的大陆性愈来愈强(表4-1)。亚欧大陆东西两侧的气候类型也迥然不同,例如东侧的呼玛(51°54′N)与西欧乌德勒支(52°05′N)的纬度位置相似,但呼玛1月均温为-27.7℃,7月均温为20.1℃,年较差为47.8℃,3—4月升温13.0℃,10—11月降温15.3℃,降水主要集中夏季,气候属于大陆性。而乌德勒支1月均温为1.2℃,7月均温为17℃,年较差为15.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气候属于海洋性。(二)季风性气候典型亚洲大陆东、南滨临大洋,北起苏联远东滨海区,

5、经日本、朝鲜、中国105°E以东地区,至东南亚和南亚,为全球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里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的改变,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120°,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海陆间巨大的热力差异及其季节变化或迭加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夏季,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暖热多雨;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凉冷干燥,是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虽然季风气候首先是强大的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破坏了纬向地带性的体现,它使亚热带荒漠在大陆东部消失。但是,从温度着眼,自北向南,它仍能分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自南而北随着纬

6、度的变化,以夏季风(西南季风)强大的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季风区,逐渐为以冬季风(西北季风)强大的温带季风区所替代。东亚温带季风体现热力差异最明显,南亚热带季风则迭加了行星风系季节移动的作用。【精品文档】第12页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亚洲的季风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广和类型复杂著称。大致35°—55°N的东亚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影响,以偏西、北风为主,由陆地吹向海洋,风力强劲,寒冷干燥,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以偏东、南风为主,由海洋吹向大陆,暖热多雨,南北气

7、温差别小;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夏季。东南亚和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10°N到北回归线附近为最典型,气候特点是:热带季风发达,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北移到30°N左右,同时在海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下,南亚大陆形成塔尔热低压,在二者共同影响下,盛吹西南季风,其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又因风向来自暖流洋面,水汽条件充足,故有大量降水,在这种水热和气流条件下的洋面上,容易形成热带气旋,对东、南亚影响很大。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热赤道和赤道低压带南移,又因海陆热力作用,大陆上有高压发展,这里又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多晴朗天气的冷季

8、。在西南季风开始以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有一个气温最高的热季。无论是温带季风气候或是热带季风气候,都有大陆性或海洋性的区别,例如东亚大陆和印度半岛大部分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而日本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则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在其他大陆上,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多为热带干旱气候,唯亚洲季风区例外,虽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