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庭事迹材料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

ID:7713575

大小:32.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23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_第1页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_第2页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_第3页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_第4页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家庭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业家庭事迹材料  “创业家庭标兵户”事迹材料:心血铸就蛟龙腾飞   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农具厂发展到现在占地近2000亩、工人4000人的海工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企业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社会上刮目相看,对公司掌门人徐国华翘起拇指,高度评价。他是怎样闯过来的呢? 踏尽崎岖路自通,风雨过后见彩虹   1972年,20岁的徐国华在长辈、亲友的一片反对声中,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毅然到1958年成立的新坝农具厂当工人,迈出了他弃农经商的第一步。当时的农具厂只是生产锄头、镰刀等小农具的小作坊,但体制上却是有城镇大集体职工、社办职工、三级证明才能进去当工人的社办企业。直至徐国华上任时,资金

2、短缺,技术匮乏,设备陈旧,环境简陋,死水一潭,难以为计,换支书、厂长就像走马灯一茬又一茬,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层出不穷,打架“”,骂架“天天有”。1986年就在全厂一筹莫展、信心丧失,农具厂名存实亡的时候,徐国华临危受命,挑起了厂长这副担子。说来也怪,昨天还有一群职工闹政府要饭吃,今天徐国华一当厂长,工人就不闹了。大家怀疑地期待着新厂长出新招。一边徐国华开始亲自带领工人上街叫卖小农具,饿了啃冷馍干,困了坐地打个盹,形势总比以前好转,一边他凭着开放的头脑,审时度势的能力,跑市场,找门路,搞加工,开发新产品,没有资金他自己向亲朋好友借,发动职工大家凑,300(元)、500(元)不嫌少,

3、终于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制造出了制绳机械,农具厂终于显现出了勃勃生机。社会上戏称农具厂成了“工”具厂,事实上,1989年新坝农具五金厂成立了南通绳网机械总厂。从此,农具厂“柳暗花明又一村”。 企业改制显生气,务求创新求发展   1994年企业改制的热潮席卷全国。徐国华站立改革潮头,当机立断,吸纳骨干工人参股,最终改制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理念使他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干部职工,工人积极性空前高涨,驱动了他的工厂生产蒸蒸日上,规模不断扩大。农具厂从路西扩到了路东,从原址向南扩到了中心河边,有了自己的品牌“蛟龙”牌。他丝毫不小胜即满,看到规模迅速扩张的企业,社会上说徐国华“没胆”。他却说出

4、一句经典“企业发展就像人在骑自行车,不骑则倒”,亦即不进则退。2001年企业换上了南通蛟龙机械有限公司的厂牌,2017年企业扩张到了平潮镇工业园区,在平潮镇工业园区创立了“南通蛟龙重工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了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蛟龙机械、蛟龙船务、蛟龙重工、希能风力发电等共8家子公司。目前蛟龙重工、蛟龙船务、蛟龙机械三块就占地1600多亩,员工近4000人。从2017年-2017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单一的钢结构生产制造企业转变为集自主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集团企业,集团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平台,已申请各项专利25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5、并已实现了产业化,从而一举打破了国际垄断,加快推进了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化大规模应用,真正实现了由蛟龙制造向蛟龙创造转变。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是2017年的40倍。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是2017年的43倍,利税亿元,是2017年的45倍,出口创汇1亿美元,是南通市出口创汇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是南通地区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纳税大户。2017年企业订单爆满。   他办企业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服务全球。他注重创新,科学管理,厂内办起了“蛟龙研修所”、蛟龙职工培训基地。他先后与世界最大的船舶配套公司芬兰麦基嘉、世界第二大船舶配套公司瑞典TTS、世界第三大造船公司日本三

6、菱重工、美国通用公司、新加坡PPL、新世纪等国内外著名船舶及船舶配件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为世界最大的舱口盖供应商芬兰麦基嘉公司生产的特大型舱口盖,填补了国内外特大型舱口盖专业化生产的空白,南通电视台为此作过专门报道。   蛟龙重工的成就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王荣生、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焕发、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等都先后甚至数次来厂考察指导。企业先后或多次荣获“南通市文明企业”、江苏省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省建筑钢结构十强企业等称号。2017年3月28日作为通州船舶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接受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

7、会颁发的“江苏南通平潮镇中国船舶钢结构之乡”的荣誉奖牌。2017成立南通市通州区船舶钢结构商会,他被首批入会的50家会员企业一致推选为会长。 饮水思源不忘本,改善民生促和谐   徐国华担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2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坚持每年七一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为党的生日吃生日面。长期坚持培养建党积极分子,每年发展新党员1-4名,不断为他这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他把华西村老党委书记吴仁保当偶像,组织党员到华西参观学习,他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