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

ID:7726882

大小:36.1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23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品才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向支月英学习心得体会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17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17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XX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XX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XX年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

3、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

4、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

5、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   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

6、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

7、这个机会。 三、忘记自我,心系山里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17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又出现在教室里。   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四、更苦环境,彰显着本色   XX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

8、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当年的学生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