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ID:7776454

大小:152.2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2-25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_第1页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_第2页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_第3页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_第4页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空气中固态和液态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空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海水喷溅等自然现象,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各种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和石油)的燃烧是空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颗粒物按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固态颗粒物中较小的有炭黑、碘化银、燃烧颗粒核等,较大的有水泥粉尘、土尘、铸造尘和煤尘等。液态颗粒物主要有雨滴、雾和硫酸雾等。在工农业生产中可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根据性质分为无机和有机粉尘。空气颗粒物

2、污染对人群死亡率有急性和慢性影响,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吸入铅、锰、砷等毒性粉尘,经呼吸道溶解后,可引起机体中毒的发生。粉尘作用于人体上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粘膜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久而久之,能引起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还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经常接触生产性粉尘,也能引起皮肤、眼、耳疾病的发生。大麻、棉花、对苯二胺等粉尘可引起哮喘性支气管炎、偏头痛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沥青粉尘在日光照射下通过光化学作用,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结膜炎和一些全身症状。飘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若携带某些致病微生物,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引

3、起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吸入含致癌物粉尘,如镍、铬等,可导致肺癌的发生。第二节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工作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有: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制造等;工业原料的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凡防尘措施不够

4、完善,均可能有大量粉尘外逸污染生产环境。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1.无机粉尘(inorganicdust)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及其化合物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2.有机粉尘(organicdust) 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燃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人造有机纤维粉尘等。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或多种粉尘混合存在,

5、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mixeddust)。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在职业卫生实际工作中,根据生产性粉尘来源、分类以及其理化特性,能初步判定其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从卫生学角度来看,应该考虑粉尘的主要理化特性。1.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结晶形和非结晶形、游离型和结合型二氧化硅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是不同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愈高,致纤维化作用愈强,危害愈大。非结晶形比结晶形二氧化

6、硅致纤维化作用轻。某些金属(如铅及其化合物)粉尘通过肺组织吸收,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同一种粉尘,工作环境空气中浓度愈高,暴露时间愈长,对人体危害愈严重。2.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的分布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前者称为粒子分散度,粒径较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越高;后者称为质量分散度,粒径较小的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越多;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越大。当粉尘粒子比重相同时,分散度越高,

7、粉尘粒子沉降速度越慢;而当尘粒大小相同时,比重越大的尘粒沉降速度越快。因此,在设计通风防尘措施时,必须根据粉尘的比重,采用不同通风速度。当粉尘质量相同时,其形状越接近球形,在空气中所受阻力越小,沉降速度越快。粉尘分散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其在呼吸道中的阻留有关。粉尘粒子的直径、比重、形状不同,粉尘在呼吸道各区域的阻留沉积率不同;不同直径粉尘粒子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也不同。一般认为,小于15mm的粒子可以进入呼吸道,其中10~15m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3.粉尘的形状和硬度粉尘粒子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它的稳定性(即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质

8、量相同的尘粒,其形状愈接近球形,则愈容易降落。坚硬的尘粒能引起呼吸道粘膜机械损伤,而进入肺泡粒子,由于其质量较小,环境湿润,并受肺泡腔表面活性物质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