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

ID:7782808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25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_第1页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_第2页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_第3页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_第4页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浸出溶剂损耗的形成与控制措施李键概要:细致分析了油厂浸出车间溶剂损耗的成因,阐述相应的基本损耗的计算,着重讲解降低溶剂损耗的控制要点,提出解决方法。溶剂消耗是浸出油厂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直接反应企业的工艺设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因此研究溶剂损耗的成因与控制措施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从浸出的工艺及物料流分析,溶剂的消耗主要来自五个方面:1.浸出毛油带出的溶剂混合油经过蒸发和汽提后,脱除绝大部分的溶剂,但仍有少量的溶剂残留在毛油中,按规定一般要求毛

2、油的总挥发物小于0.3%,而其中溶剂为500mg/kg以下,按出油率16%计算,每吨料带走的溶剂为1000*16%*0.05%=0.08kg,当混合油的蒸发与汽提不完全时,毛油中的溶残会增加,使车间溶耗指标加大。2.成品粕带出的溶剂由浸出器沥干后的湿粕经蒸脱机挣脱、烘干、冷却后,仍会有少量的溶剂残留,正常要求成品粕溶残在700mg/kg以下,如按出粕率80%计算,由成品粕带出的溶剂为1000*80%*0.07%=0.56kg,如蒸脱的效果不理想,同样会增加溶耗指标。3.废水带走溶剂溶剂与水的混合液通过分水后,会有微量的溶剂留在水

3、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加。20℃时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4%,每加工1吨大豆排出废水约150kg,则随废水排出的溶剂为150*0.014%=0.021kg/吨料。1.自由气体带走的溶剂自由气体是各设备的冷凝器未凝气体,主要包括由入浸物料带入的空气和未凝溶剂气体、少量水分等,一般每吨料带入的空气为2立方米左右,通常规定排放的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含量不应超过0.1%(体积比),若采用冷冻回收法,在0℃下排放尾气,尾气中含溶剂量为0.235kg/立方米,则尾气带走的溶剂量为0.47kg/吨料。如采用矿物油吸收法

4、,尾气中溶剂含量为0.03—0.07kg/立方米,则尾气带走的溶剂约0.15kg/吨料。2.跑冒滴漏消耗的溶剂当浸出系统在正压下运行时,设备的人孔、手孔、管道法兰,视镜、设备的转动部位如轴封等处密封不良时,会有溶剂外泄,在开车期间由于设备故障、堵料等原因打开设备维修,也会造成溶剂大量外泄。因此保证系统负压,较高的设备完好率是减少跑冒的关键。由前四项溶剂损耗的总和为0.81kg/吨料,而一般的浸出厂溶耗躲在2kg以上。因此控制好跑冒滴漏对溶耗的降低关系重大。二.溶剂损耗的控制措施1.物料浸出的湿粕含溶量控制1.1入浸物料的质量要求

5、:大豆压片的厚度为0.3—0.4mm,粉末度小于0.5%(通过11.8孔/c㎡筛),水分为8—9%。入浸物料粉末度大,水分高会使溶剂的渗透效果差,湿粕的溶剂含量大,增加蒸脱机的负荷,脱溶效果下降,成品粕的溶剂含量上升,溶耗增加。1.2浸出器的装料高度要适宜,太低产量低或浸出时间短,太高易造成生料坯成团或结块,尤其在料坯水分高的情况下,引起溶剂渗透路程延长,阻力增大,渗透困难,经过沥干段后,湿粕的溶剂残留量高而增加蒸脱机的负荷。1.3新溶剂的质量与喷淋量,浸出车间的溶剂为循环利用,从浸出器溢流出的混合油通过蒸发汽提与湿粕蒸脱回收溶

6、剂,因为引入了直接蒸汽而使回收的溶剂带水,必须经过分水才能使用,如果溶剂的分水效果不好,溶剂带有少量的水分进入浸出器,物料吸水结团,阻碍溶剂的渗透,增大湿粕的含溶。喷淋量过大,在沥干段不能完全沥干,同样增加湿粕的含溶。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物料含油量的不同,控制溶剂比在1:0.8—1.2之间,沥干时间在20分钟左右,湿粕含溶在25%—30%。2.保证湿粕蒸脱的效果控制好湿粕的含溶,进入蒸脱机的物料要保证充分的预热,在此蒸脱才绝大部分的溶剂,从而减少直接蒸汽在豆粕中的冷凝,增加豆粕的流动性,使豆粕与直接蒸汽很好接触,减少豆粕结块,保证

7、物料蒸透。同理,使用过热蒸汽的效果要好于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穿透能力强,脱溶效果好。在蒸脱机第一预脱层,由于含溶较多,温度控制在75℃,第二层85℃,第三层和脱溶层控制在105℃,保持蒸脱层的料位高度1000—1100mm,太低直接汽吹穿料层,达不到蒸脱的目的,同时由于存料高度低,脱溶层靠料摆控制料层高度时,不能达到良好的料封作用,使溶剂气体从出粕口压出,增加溶耗。掌握好直接汽的压力,太高易引起汽相压力升高,溶剂汽体易从密封处泄漏,一部分气体倒流入浸出器,使浸出压力升高,增大跑冒滴漏,一般蒸脱机的汽相温度在75℃—80℃即可。蒸

8、脱机蒸脱层的底板蒸汽孔要开的均匀,不留死角,这样才能保证成品豆粕的溶残低于500ppm。湿式捕集器的水量要均匀,防止回水管道堵塞,蒸脱机的出气管路不应设计得太细,防止因物料沉积引起蒸脱机压力升高,应定期清理。冷凝器的配置吨料与冷凝面积比应不少于1:2,采用铝合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