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载预压施工工艺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

ID:77939392

大小:67.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1-29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_第1页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_第2页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_第3页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_第4页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堆载预压施工工艺、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见图1路基填筑施工至基床表层底面铺设土工布」填筑预压土方至设计高度——J沉降观测沉降稳定或达到控制要求卜一卸载一I重型机械追密碾压图1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二、施工工艺预压法处理路基的目的是加快地基土沉降变形,减少路基运营后的工后沉降量,降低工程投资。1.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2.堆载预压应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荷载应符合设计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堆载时应边推土边摊平,顶面应平整。1.堆载预压过程中应严格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2.采用预压地段应

2、先安排路堤施工,保证路堤填土竣工后不少于9个月以上的预压时间,路基剩余沉降量控制在无砧轨道路基要求的沉降允许范围内。3.路基填筑施工至基床表层底面后,开始填筑预压土方,堆载预压土方的底面应铺一层土工布,设计超载预压土的高度一般不大于2.5m。4.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5.预压完成后达到沉降控制要求后,清除预压土及土工布,并采用重型机械追密碾压后再填筑基床表层。三、监测项目在埋设时的质量控制1.孔隙水压力。采用DKY-51型电脑全自动孔隙水压力

3、仪,其特点为单片机技术,能够对钢弦传感器实现20咱全自动数据采样,数据处理和打印输出频率值。仪器抛掉了现有的各种钢弦频率仪传感的间接测量法,而采用直接测量法和计算机数据滤波新技术,自动滤掉各种外界干扰引起的不稳定频率值。得到稳定的频率值,使测试精度达到0.5Hz。传感器埋入前应进行严格的现场标定。现场标定值与厂家标定值之间差值之5Hz时,应考虑标定表平移问题;差值>15Hz时,该传感器不能使用。第二次标定是安装后测定成活率的。同时复查传感器的灵敏度,对于安装后同有成活的或安装后灵敏度未能达到标准的,均必须更换传感器重新安装。第三次标定是安

4、装成活后必须要进行多次测定,以确定精确稳定的初始值。本工程对传感器采用钻探成孔埋设法。在埋设地点用钻探机具钻孔。钻孔只能用清水钻进,不能用泥浆钻进,因为泥浆会填塞传感器上透水石通道,影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达到要求的深度或标高后,先在孔底填入部分干净砂,将传感器放入,然后在传感器四周填砂,最后,用膨胀性粘土将传感器上部钻孔冲填表,便于止水,使孔隙水压力能直接作用于传感器上。1.深层水平位移。采用CX-56型高精度钻孔测斜仪,该仪器采用电视摄像-显像原理,将孔下反映孔斜顶角的气泡格数和反映孔斜方位的指南针通过光--电-光转换直接反映到地面监视

5、器屏幕上,从而直接读出顶角和方位角的数值。电脑根据这些数据值进行换算,得出测斜管在竖向的水平位移量。测斜控头进和钻孔这前,应将探头悬于空中,使其处于自由垂直状态,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气泡和指南针是否随深度位置改变而作相应变化,图象有变化则说明该系统工作正常。探头处于垂吊状态时,若图象显示的水泡中心和圆中心不重合,应旋下探头底部堵头,用气泡调节专用工具插入探头底部筒内,调节气泡调平螺丝,使水泡居中,即使之与圆环中心重合。埋设首先用钻探工具钻成合适口径的孔,同时要求钻保持水平以保证钻孔垂直,减少测量误差。然后将测斜管放入孔内,第一节导管的底部采用

6、木塞或塑料塞塞住,以防淤泥及其它杂物进入管内。测斜管连接部分也应防止污泥进入,导管与钻孔孔壁之间要用砂填充。应尽可能将导管底埋入硬层,作为固定端。管子埋设好后,需停滞一段时间,使测斜管周转通过蠕动恢复而紧贴导管。1.深层沉降。埋设时首先用钻孔钻探成孔,然后下放带有塑料玻纹管的导管,导管底部用木塞塞住,以防止污泥进入导管。其砂层部位导管应用大口径钢管套住并固定,以防砂层与导管接触,保证导管也可自由沉降。1.地表水平位移。地表水平位移桩埋设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水平位移用10x10x150cm杉木桩,在标高+8。20m处打进砂层1。30m,以确

7、保自身的稳定性,并在桩顶打进1寸水铁钉,作为以后的观测的标志及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时用全站仪,按三角三等精度要求进行,测得各桩位的每次座标值,作为水平位移桩的原始数。2.地面沉降。堆载预压是不断加载堆高的,为了确保某处的沉降自始至终都能观测到,采用接长观测点方法,即在50cmx50cm钢板上焊接钢管,使钢管能不断接长,管顶始终都露出地面,便于各沉降点的测量。但这样钢管与周围砂接触,而产生摩接力,影响沉降板的下沉,因此,在钢管的外转设置一较大的钢管作为保护层,使堆载的砂与观测钢管隔离,确保观测点能准确反应沉降板的沉降。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