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ID:780363

大小:2.80 MB

页数:145页

时间:2017-09-04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_第1页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_第2页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_第3页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_第4页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衡师南岳教通[2015]20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总体设计,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决定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

2、》(教师[2012]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及2011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实际,现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遵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能力、素质特点,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完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相适应,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

3、人才培养体系。二、基本原则1.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各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理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与学术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使课程体系充分适应独立学院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原则。一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倡导将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有

4、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设置专业技能教育课程,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兼顾原则。既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又要保证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与知识容量,使学生具备本科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134.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要体现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构

5、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5.特色培养原则。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区分专业性质,凝练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共性规则与个性特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三、总体要求1.遵循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确定课程结构和开课顺序,确保相关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2.合理安排开课时间和教学时数,均衡分布各学期学时和周学时,原则上周学时不超过26学时。3.加大基础性课程和实践

6、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份量,适当减少难度较大、内容较深的学术性课程,突出学生专业基础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35%。4.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把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职业走向,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职业要求和发展趋势,充分论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技能课程。5.选修课的设置要注意体现专业特色,主要从扩大知识面、增强专业适应性、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等目的出发,按各专业实际情况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特色课程。6.同一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原则上应保持统一,并

7、加强各专业之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的统筹与协调。四、学制、学分、学时规定标准学制为四年,根据《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修业年限为四至六年。总学分控制在160-180学分之间,约2600-2900学时(含集中实践教学学时)。五、学分计算标准理论课教学15-18学时记1学分;实践课、体育课30-36学时记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每周记1学分,折合15学时。六、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课程体系构成:13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政治思想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

8、业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等课程。以夯实基础,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为开课目的。2.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按二级学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92》)开设的课程。各专业要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结合一级学科特点,按照加强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基础课程。3.专业课程:指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