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

ID:78037853

大小:68.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1-30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_第1页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_第2页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逻辑填空,之所以叫“逻辑”填空,命题人己经喑示我们这类题目考察重点在于对题目内部行文脉络和逻辑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该部分题目切忌根据自己的语言表达偏好白己的语感随意选择。1.学会以题解题考生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找出逻辑关系,找出对横线处有提示和限制作用的词句,进而判断出横线处的最佳答案。考试中最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对比关系、并举关系、解释关系、顺承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等。例: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结果

2、平稳。[2021-国考-21】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发性B.周期性C.反复性D.时限性中公解析:此题共一空,第一空所填的词语,不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常识或主观偏好来选的,而是从文段上下文得来的。根据横线后“通常是短期的”这句话,可知在强调时间短,所以选择一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就可以了。故答案选D。2.学会借题积累词汇逻辑填空毕竟是围绕词语设置选项的,所以词汇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同学觉得汉语词汇太多,无从积累,事实上,考试中出现的通常是我们常用的实词和成语。只是我们很少关注这些词语间的区别,造成做题时举棋不定。积累词汇,不是去背词典,而是在平时认真对待我

3、们做的每道逻辑填空题,来积累常考词汇。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围绕题中的一个空,可能出现两个、三个或者四个词语,我们需要注意这些词语间的异同是什么。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关注词语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更要关注词语的适用范围词义范围大小、适用对象和词义侧重。只要我们每题都这么认真地积累,相信最后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国考中,片段阅读的文段相对较长,阅读量大,不少考生为了提高做题速度而例冏吞枣;还有部分考生,用所谓的“捷径”做题一一只看关联词,这势必会影响我们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读完全文,在充分把握文段信息的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考试中,我们确实没有时间逐字逐句

4、地精读,势必要快速略读,但是我们如何同时保证正确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阶段进行充分锻炼,训练两点能力:1.快速找出文段的主题词⑵快速准确划分文段的结构。主题词,就是文段论述的主要话题,通常是文段中的高频词汇。找出文段的主题词能帮助我们了解文段内容大意,如果文段内容都不清楚,选择答案时思路肯定是不明晰的。尤其是针对主旨内容题、态度观点题,如果一个选项中连主题词都没有出现,通常就意味着这个选项偏离文段主题了。准确划分文段结构,是帮助我们明确文段的侧重点所在。通常的文段结构有:总分结构、转折结构、递进结构、假设结构。总分结构重在总的部分,转折结构重在转折后,递进结构重在

5、递进后,假设结构重在所假设的条件。结构清晰了,把握住文段的重点,对其进行同义转述就可以了。例:①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②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从和重点设施发现警报。③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2021-国考-57】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C.

6、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现有效的地震警报中公解析:快速通读题干,发现因果关联词“因此”,所以题干结构是:①I②II③,重点②③,二者是解释关系,主要是围绕“地震波”“警报”展开,所以二者是文段的主题词,所以正确答案必须包含且全面包含主题词,故直接排除A、B、C,二者涵盖主题词不全面。C项是迷惑项,它不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转述,其中“无线电波技术”在重点句未涉及,属于无中生有,可直接排除。故答案为De总之,在有限的复习时间,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查漏补缺,精益求精。言语题是我们都能读懂、理解的题目,但千万不要让它们成

7、为“最熟悉的陌生题”。如果对这一部分进行认真复习和准备,它将是行测最容易突破的专项之一,也将是行测成绩的主要拉分项之在公务员备考过程中,大部分考生对r•行测似乎是这样一种态度:大家普遍觉得数量运算很难,但还是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技巧;觉得资料分析部分的运算繁琐,仍然乐此不疲地去训练;觉得逻辑推理部分很有趣,尽管不能完全明白,还是努力尝试去理解。而对于言语理解部分,却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我们回忆一下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我们耗费在语文上的学习时间似乎是其他科目的零头。本来嘛,我们都是中国人,汉语是母语,这有什么可学的么?而且语文还有什么难懂的知识点么?

8、于是大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