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

ID:7813507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26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_第1页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_第2页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_第3页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_第4页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探讨作者:柳迎磊    来源:慧聪消防网    更新时间:2011-01-06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用地的紧缺,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建筑地下工程,对市区黄金地段进行立体开发利用。这些工程一方面繁荣市场经济,一方面还可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地下商业建筑中,由于其特殊的建筑形式,一旦发生火灾,温度上升很快,火灾蔓延迅速,由于缺氧而呈现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等毒气的浓烟,它既能使人缺氧窒息或中毒,又能使环境的能见度降低,给人员安全疏散造成困难。因此应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烟气危险性进行研究,

2、并针对其特点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1.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烟气危险性    1.1空间封闭,着火后火灾烟气产生量大温度高,疏散困难    由于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少,密闭性高,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产生大量的烟雾,将从起火部位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处扩散,并呈现聚集不散的状态,能见距离一般在2~5米之间。正常条件下人的水平疏散速度为1.0~1.2m/s,烟水平流动的速度为0.5~1.5m/s,人上楼的速度最快为0.6m/s,而烟向上流动的速度为水平速度的3~5倍。烟气的快速扩散及高温直接威胁人身的安全。

3、    1.2建筑毗连,上下贯通,空间超大    为吸引客流便利商品流通,出现了不仅几个地下商城毗连在一起,而且与地上商业建筑连通,进而形成广阔空间的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将使高温烟气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迅速向多座地下和地上建筑蔓延,严重威胁地上建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后果。    1.3客流物流大,火灾荷载密度高    由于各城市利用地下商业建筑兼作人员过街通道及节假日购物高峰时刻人员过分密集,致使人员密度指标远远超过《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有关地下一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5人/平方米,地下二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

4、.80人/平方米的规定。据调查,在哈尔滨市相互连通的几大贸易中心,双休日时日客流量可达20~25万人次。经对总面积为98412m2的哈尔滨市南岗地下商贸城人员流动量的测算,在人员流量高峰时,同一时间约有4万余人滞留其中。同时,地下商场以经营服装,鞋帽,小百货为主,商品大部分是化纤,皮革,橡胶等可燃物,有毒物品,燃烧速度快,发烟量大,燃烧产生烟气温度高毒性大。    2.地下商业建筑一般防火设计要求    2.1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依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3.1.4A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经营

5、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商品属性的商品;营业厅不宜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口;    2.2防火防烟分区    2.2.1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    2.2.2当地下商业建筑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GB50222的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平方米。    2.2.3需设置排烟设

6、施的地下商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平方米,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2.2.4防火防烟分区应本着火灾时限制火灾烟气扩散,有利于防烟排烟,尽量减轻火灾烟气的危害,为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抢险创造有利条件的原则,进行科学、经济、安全、实用的设计。防火防烟分区的面积大小,直接影响着防烟、排烟的效果,防火防烟分区的面积太大不利于防烟排烟,而面积太小防排烟效果好了,又不经济,浪费投资,有的场所甚至难于实施。与规范规定的500m2相比较,实验中经过观察,分析研究,防火防烟分区的面积在300m2~40

7、0m2之间较为适宜,。挡烟垂壁的有效垂度以50cm~80cm较为适宜,且尽可能更大一些为好。    2.3安全疏散    2.3.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且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2.3.2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最大距离为40m,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的房间时应为20米。    3.地下商业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探讨    对地下商业建筑来说,防排烟的问题不单是安全疏散的要

8、求,而且也是扑救火灾的需要,因此对地下商业建筑而言,防排烟系统的设置是尤为重要的,下面以地下商业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3.1总体要求    同普通大空间建筑一样,地下商业建筑综合运用挡烟垂壁、喷淋、排烟、送风等各种方法来合理引导烟气流动。其中送风系统主要用于疏散楼梯间和主要疏散通道。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