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

ID:78152458

大小:15.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1-31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_第1页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_第2页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_第3页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_第4页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_第5页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_第6页
资源描述:

《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doc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这两本著作的相继问世,从客观上看,其实是和历史的进程及.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尽管这只是一个"点',但却突出地反映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曲折发展的一个侧面。回顾历史,我国的音乐教育曾受到种种思潮的干扰,赋格的教学也不例外,随着1957年一场运动的开始,赋格被冠以形式主义①的帽子,成为了教改的对象,到了60年代,赋格被迫退出了音乐学院的课堂。"拨乱反正'之后,80年代初,赋格教学得以恢复,广大青年学子掀起了学习赋格技术的热

2、潮,一时间,在校的学生、进修的教师、补课的作曲家蜂拥而至,使陈铭志教授的课堂人满为患。为了适应当时的教学,陈先生适时地推出了《赋格曲写作》(以下简称《写作》),为赋格教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由于课堂教学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难以磨灭的历史的阴影,使陈先生还是有所顾忌,并未将所有内容倾入其中,这也成为了先生一直挂于心中的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陈先生的各种顾虑逐渐消除,摆脱了原有的精神枷锁。而随着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写作》的一版再版,更是使先生深感不安、难以释然。因此,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2021年1月出

3、版了《赋格学新论》(下简称《新论》),弥补了遗憾,了却了多年的心愿。《新论》在《写作》的基础上加大了篇幅,内容更加详尽,体系更加完善,其鲜明的特点仅在题目上就已经得到充分的显现。"学'与"曲'相对,"论'与"写作'相对,只是一字、一词之变,却体现了先生对赋格研究的深入,体现了先生的智慧,充满了"新'意。《新论》中的"绪论'可谓是复调音乐和赋格发展的简史,时间从1200年到20世纪后半叶,纵跨八百年;风格流派从法国圣母院乐派(SchoolofNotreDame)到现代派音乐,几乎贯穿西方音乐发展的整个历史;赋格作品从巴

4、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到鲁托斯拉夫斯基(WitoldLutoslawski)的《13件独奏弦乐器的序曲与赋格》,清晰地展现了赋格发展、兴衰、变化、演进的全过程。内容不仅"新',且结合.发展及各种美学思潮突出"论'的主旨。《新论》由十四章构成,各章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呈现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赋格学'的"学'字紧密相称。《新论》中新增的两章是"小赋格曲样式'和"前奏曲与赋格套曲'。在"前奏曲与赋格套曲'这一章中,首先对音乐史中这一体裁的音乐作品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重点阐述了"前奏曲'的形态

5、和"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关联'。在"赋格曲'一节,避开前面已经论述过的内容,仅对近现代赋格曲中在调性上的安排进行了说明,突出了重点。这两章的内容是《写作》中不曾出现的,因此,"新'意脱颖而出。各章的标题,除了"声乐赋格曲'这一章,其他与《写作》相对比均有所改变。如《写作》中第一至第八章的标题分别是主题、答题、对题、呈示部、间插段、中间部、紧接模仿和再现部与尾声,而《新论》中则变为主题的构成、答题的意义、对题的作用、呈示部的组合、间插段的功能、中间部的格局、紧接模仿的特性和再现部的回归;《写作》中的第十二章是"赋格段的写作

6、',而在《新论》中这一内容则称之为"赋格段的表现性'。这样的改变更能体现各章内容的本质,更具概括性,同时与"新论'中的"论'字相互呼应。各章中各节的安排不仅标题有所变化,前后顺序有所调整,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内容,突出了"新'意。下面就将各章中增加的"节'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加以阐述(见表1)。从表1中不难看出,各章中所增加的"节'的内容,几乎都与近现代赋格相关。因此,《新论》在《写作》的基础上,不仅对原有内容进行了充实,结构上进行了调整⑥,更重要的是将近现代赋格理论及实践镶嵌于其中,和原有的西方传统赋格及我国民族风格赋格

7、的处理原则相互融合,构建了"传统'、"民族风格'、"现代'相互支撑的坚实的理论框架,实践了"赋格学'的命题。对于音乐领域的专著,谱例是尤为重要的,既要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又要与理论相结合确切地说明问题;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具有相当程度的广泛性。陈先生以他深厚的学术功力,在《新论》谱例的选用上做到了有点有面、有传统有现代、有西方也结合本民族,为理论的研究与语言的陈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新论》中共有谱例260例,比《写作》增加了82例,增加比例为46%。《新论》中涉及西方24位作曲家40部作品的95首乐曲及中国

8、24位作曲家40部作品的46首乐曲。中国和西方对比,在作曲家数量及作品数量上均为一比一,只是在乐曲数量上中国作品次之。谱例的"重点'体现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上,整部套曲共计48首,谱例应用了其中的35首。谱例的"全面'体现在:一是涉及的作曲家多达48位,二是表现在西方的作曲家分别属于7个不同的国家和5个不同的音乐历史时期。谱例中除了传统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