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ID:7818124

大小:4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27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_第1页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_第2页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_第3页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_第4页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成人高考试题(语文)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人高考(成考)试题【网络综合-成人高考(成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D。《谏逐客书》  2.“呕出一颗心来。——在我的心里”此诗句出自(  )  A。《炉中煤》;B。《再别康桥》;C。《发现》;D。《我爱这土地》  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

2、是(  )  A。对比B。类比  C。象征D。烘托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  )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  5.《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是(  )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6.《我爱这土地。的着力刻划的象征形象是(  )  A。土地;B。暴风雨;C。鸟;D。温柔的黎明;  7.下列话。是《断魂枪》中孙老

3、者说的(  )  A。“下来玩玩。大叔!” B。“功夫早搁下了。已经放了肉!”  C。“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  D。“我不逛。也用不着钱。我来学艺!”  8.《故都的秋》的中心旨意是(  )  A。记述游览北京的经过  B。描写北京秋天“色彩浓”  C。议论北京秋天“回味永”  D。赞美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  9.《香市》中写“革命”后香市的败落: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左偏殿上又有“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B。侧面烘

4、托  C。类比生发D。象征暗示  10.《往事》中描绘大海的风姿。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比拟  C。借代D。层递  1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  A。豪放飘逸B。通俗易懂  C。苍凉悲壮D。清新淡雅  12.作品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  )  A。孟浩然B。李白  C。高适D。杜甫  13.下列诗歌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  )  A。陆游《关山月》B。白居易《杜陵叟》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李白《行路难》  14.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5、A。仕途失意B。国破家亡之恨  C。吊古伤今D。羁旅行役之苦  15.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排比;B。比喻,拟人;C。比喻,夸张;D。比喻,用典;  16.《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  )  A。江水、明月、扁舟B。江水、明月、清风  C。明月、清风、洞箫D。江水、清风、白露  17.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通过大量唱词正面塑造的人物形象是(  )  A。崔莺莺B。张生  C。红娘D。老夫人  18.《箱子岩》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

6、一个(  )  A。平民;B。兵痞;C。打鱼人;D。浆手;  19.“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20.《宝玉挨打》中。薛宝钗的基本性格特征是(  )  A。封建礼教的卫道士B。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C。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人D。被封建礼教摧残的人  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志:  2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倩:  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

7、知其如此也。  固:  3.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迨:  4.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  5.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  心为形役:  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薄:  7.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凌:  8.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之:  9.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踌躇:  三、文言文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

8、。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请回答:  A。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