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

ID:7821020

大小:30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27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_第1页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_第2页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_第3页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_第4页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四川延考区理科综合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延考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Fe56Cu64Zn65一、选择

2、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甲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比乙植物的高;在较强光照条件下,乙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比甲植物的高;当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时,甲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不增加,乙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仍不断增加。据此推测:A.甲、乙都是阴生植物   B.甲、乙都是阳生植物C.甲是阳生植物,乙是阴生植物   D.甲是阴生植物,乙是阳生植物2、用实验检测某一菌株,结果如下:(1)有氧条件下,菌株正常生长,但检测不出乳酸和酒精(2)无氧条件下,乳酸含量增加明显,但检测不出酒精(3)无氧条件下,培养液中半乳糖的消耗量与乳酸

3、的生成量成正比由上述结果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此菌能在弱酸性条件下生活  B.此菌中存在催化乳酸形成的酶C.此菌为厌氧菌   D.半乳糖也可成为此菌的营养物质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胞,产生的效应T胞分泌抗体B.T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胞,产生的效应B胞分泌抗体理科综合第14页(共14页)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胞,产生的效应T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胞,产生的效应B胞攻击靶细胞4、假定某植物五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

4、生的后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2  B.1/4  C.1/16  D.1/645、关于人体中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突触小泡中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能作用于突触后膜C.神经递质在发挥效应后会迅速失去作用D.突触前神经元只有在兴奋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22.4L氧气中必然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C.0.50mol的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钠离子D.1.0L浓度为1.0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6.02×1023个氢离子7

5、、20g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这种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Mg和AlB.Al和FeC.Fe和ZnD.Zn和Cu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没有极性键C.离子晶体中一定没有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一定没有离子键9、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Zn-2e-=Zn2+B.负极反应为Zn+2H2O-2e-=Zn(OH)2+H+C.正极反应为2MnO2+2H

6、++2e-=2MnOOH理科综合第14页(共14页)D.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10、下列关于苯乙酸丁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2H16O2B.有3种不同结构的苯乙酸丁酯C.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D.在酸、碱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1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A.a-a′→d-d′→eB.b-b′→d-d′→gC.c-c′→d-d′→gD.d-d′→c-c′→f12、已知和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A.b+m+nB.b+m-nC.b-m+nD.b-m-n13、X、

7、Y、Z三者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有一种同位素不含中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化学式①XYZ3、②X2YZ2、③X2YZ3、④X2Y2Z2、⑤X2Y2Z4、⑥X4Y2Z2中,并非都存在的一组分子是A.①②B.④⑥C.③⑤D.②④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