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

ID:78293991

大小:1.42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22-02-01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1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2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3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4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5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6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7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8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9页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_第10页
资源描述: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2006年3月11日2006年河北省中考研讨会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中考预测与复习策略刘锦本讲座的主要内容:一、中考试题的基本情况概述二、中考的目的价值取向三、评价的基本理念四、新课程和旧课程内容比较五、06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范围、趋势、热点及对《中考数学说明》的解读六、复习方法和建议七、06中考试题预测一、中考试题的基本情况概述2005年为例,总分为120分;时间120分钟,分卷1(选择题机读卡),卷2(填空,解答)10个选择题(每个2分)、5个填空题(每个3分),10个解答题;数与代数:空

2、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3:2:1(其中蕴含了适量的实践与综合的内容)。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档题和较难题,其分值基本分配比例约为3:5:2。(非课改:代数60%,几何40%)按题目的特点,设置了一些基本栏目试试基本功归纳与猜想综合与应用判断与决策实验与推理操作与探究提示或鼓励性的语言开动脑筋,你一定会做对的!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你一定要注意噢!认真思考,通过计算或推理后再做选择!你一定能成功!图中有规律!你能行,加油呀!二、考试目的的价值取向要注重发展性目标:考试命题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考试对

3、象的实际状况出发,遵循课程标准但不面面俱到人为追求“知识技能”考点的覆盖面,注意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方面的教育目标达标测评,有所体现对过程性目标(经历、体验、探索)的测评。导向:考试指挥棒作用体现在为教与学的方式的改进服务,通过考试抑制将数学能力技能化的过分训练,使探索性与接受性学习并行,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活跃的生存空间。激励:考试命题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彻底摒弃考试就是甄别学业和成绩排队的错误观念,命题设计题目时不要一味的“捅漏子”、“造陷井”,而应是让学生有展示所学和发挥能力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

4、做到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数学自信心和争取更大的发展。三、评价理念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它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关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应加强与削弱方面对照表加强的方面削弱的方面评价的诊断和促进功能评价的甄别功能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评价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知道什么、是怎么思考的评价评价学生不知道什么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5、与他人的比较(分等排序)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仅关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仅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使用多样化的手段仅使用纸笔测验评价主体多样化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只有定量评价(一)、对学生学习的诊断与促进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例如:基本概念及

6、基本计算能力:2005年1,3,4,5,6,8题,11---14题,16题2004年1,3,4,5,6,7,8题11,12,16题(链接1)(二)、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评价考试不应该还是冷冷的面孔,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采用鼓励性语言,体现人文关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一个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放松、愉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

7、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解决问题过程评价的目标◆能否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能否恰当应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或者自己独立探究出解决问题新的思路与方法;◆能否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文字、符号、图表等)进行表达;◆根据最初的问题情境证实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否将解法或策略概括为一般的策略与方法并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之中;◆能否将问题及其结论作进一步的概括、推广与发展。例如:(05年22题操作与探究8分)已知线段

8、AC=8,BD=6.(1)已知线段AC垂直于线段BD.设图13—1、图13—2和图13—3中的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S1=,S2=,S3=;图13—1ABCDO35ABCDO44图13—2ABCDO62图13—3(2)如图13—4,对于线段AC与线段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