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

ID:7840167

大小:36.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28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_第1页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_第2页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物权法论文: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审议中,许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将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这一意见被委员长会议采纳。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05年7月10日全文公布了物权法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从机关单位到普通百姓,在40天的时间里,社会各界为进一步完善物权法草案积极建言献策,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11543件。同时收到的,还有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较大市的人大常委会、47个中央有关部门、16个大公司、22个法学教学研究机构和部分法学专家学者提

2、出的意见和建议。立法机关先后召开100多次座谈会和多次论证会,还到一些地方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听取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专家学者、中央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意见。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第四次审议时的现场直播,对公民意见的广泛采纳,物权法无不闪烁着现代立法的光彩。出席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大会的2889名代表中的2799人投下了成票,占比高达97%,充分表明物权法的制定是民心所向,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第三,物权法的制定清晰地诠释了一条法学原理: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对经济基础

3、的变化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物权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诸多既有制度的确认,有利于让人们尽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第3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总结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立法机关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4、本经济制度,作为制定、实施物权法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原则。物权法在第一条鲜明地指出制定物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物权法明确了国有财产的范围和归属、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和国有企业的物权等,以维护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集体财产的范围和归属,以保障集体经济的发展;明确了私人所有权的范围和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以鼓励、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样规定,将现实经济基础固定化,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上升

5、为国家基本法律规范,从而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四,物权法的制定实现了坚持中国特色和学习借鉴国外物权立法经验的有机结合。第3页物权法的制定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的丰富经验,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关于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用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物权法富有中国特色。物权法最基本的中国特色,就是把所有权的立法结构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这在各国物权法的立法

6、中是独具特色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当中,由此决定了现行的调整交易活动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物权法应当尽可能地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立法机关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本着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广泛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使我国物权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12内容。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