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田【浮田古今谈】

浮田【浮田古今谈】

ID:78407486

大小:18.3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02

浮田【浮田古今谈】_第1页
浮田【浮田古今谈】_第2页
资源描述:

《浮田【浮田古今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浮田【浮田古今谈】不久前,不少媒体报道了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南京通济门桥旁的秦淮河上,有一块漂移在水面上的菜地,让人颇感惊异。据种菜人介绍,他利用漂移物在水中架构成田,种了空心菜和芹菜,后来常常划船来采摘蔬菜。其实在我国古代类似这种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早已有之,时人称之为“葑田”、“浮田”或“架田”等。这种水上浮田在唐宋时期一度蔚然成风,有人甚至在上面居住、酿酒、养殖鸡犬等禽畜,成为当时江河湖泊中的一大独特景观,显示了我国先民的聪慧才智。浮田是我国古代民众利用多

2、年生葑(茭草)的根茎和泥土凝聚而成,又称为“葑田”,有自然 葑田和人造浮田两种。自然 葑田在我国利用的历史很早,东晋学者郭璞在《江赋》中记载有“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之句。赋中“泛之以游菰”,指的是漂移的葑田,“芒种”与“嘉蔬”指的是长于浮田之上的水稻和蔬菜。自然 浮田厚度不同,厚的可达数尺,薄的只有几寸;大小不等,小的不到一亩,大的甚至可达几百亩。据乾隆元年(1736年)《江南通志・纪闻》记载:清代太平县龙门乡的浮田,计黑壤三百余亩,若浮萍铺水上,随水升降。人造

3、浮田也称“架田”,是由人工将葑泥铺盖在木框架上而成。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中记载的架田,则“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于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蒌浸”。人造浮田架设于自然 水泊之上,随水浮沉,无旱涝之忧,由于收成较好,又可漂移移动随水位凹凸而上下,故而受到当时农夫的普遍欢迎,在唐宋之际得到了大进展。第2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宋闻名诗人陆游曾经在湖北省境内的长江上看到一个浩大无比的架田(人造葑田):“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

4、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即使这样的人造浮田在当时仍不算最大,由于“舟人尚云其小者尔”,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峡,但行大江而已”。这说明当时大的葑田上面庭院、酒肆齐全,俨然村庄,甚至由于太大,只能在大江之中漂移以致不能通过长江上的峡谷。由于浮田旱涝保收,经济效益可观,古代甚至发生有盗窃葑田之事。唐代学者范质在《玉堂佳话》中记载,番禺(即今之广州)曾有人上告县府,“前夜亡失蔬圃,今认得在某处。请县宰判状往取之”。今日的.日月潭也有一种浮田,其实

5、是一种人工筑放在日月潭中的草田,用竹排或胶筒做材料,编成大片的浮台,台上种野姜花之类的花草,意在吸引潭中的奇力鱼或曲腰鱼产卵于上,以免抽蓄水力发电运作时,日月潭的水位落差太大,鱼卵流失。日月潭浮田随波漂移,花草秀丽,成为当地之一大景观,但规模和功能已和当年的架田不行同日而语。明代以后,随着水利兴修、农田开发等的加剧,自然 的葑泥越来越少,浮田也很少见于记载,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责任编辑张田勘第2页共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