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ID:78501407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03

咬文嚼字教案_第1页
咬文嚼字教案_第2页
咬文嚼字教案_第3页
咬文嚼字教案_第4页
咬文嚼字教案_第5页
咬文嚼字教案_第6页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案课题:咬文嚼字授课对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训练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活动及时长安排二次备课一、导入请你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2、—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黄庭坚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小妹为什么你会这样选择,请说明原因。明确:“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可见文字的运用需要我们细细斟酌,今天我们深入《咬文嚼字》学习作者的

3、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二、作者简介(3分钟)【精品文档】第6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三、解题1、咬文嚼字本身的含义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4、?(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文章赋予它的含义: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总结:作者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就是调整思想情感,因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四、粗读课文,把握论点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话回答)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文学

5、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五、再读课文,深入分析(一)、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明确:①郭沫若改字②王若虚改句③贾岛“推敲”④苏轼《惠》诗⑤“套板反应”(二)、文章选这些实例各自说明了哪些“道理”?(2分钟,借助多媒体体)(5分钟,学生要做好预习,熟读课文)(2分钟。)(3分钟)【精品文档】第6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有关文字修改①郭沫若改字(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明确:同样是一

6、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②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③贾岛“推敲”(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⑵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

7、敲”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2、有关联想意义①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

8、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②“套板反应”(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