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综合防治技术

ID:7850489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28

水稻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水稻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水稻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稻病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使2010年我市水稻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优质,无公害,在水稻生长全生育期要充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使用环保型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一、农业防治:1、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品种:楚粳26号、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29号、云粳15号、云粳17号、云粳23号、云粳优15号、合系39号、合系41号、繁4、繁9等。2、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坚持以高产、高效、

2、优质,无公害为原则,以主攻单产,节本增效为目的。采用多项先进科技措施组装配套的最佳栽培模式:①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②单行条栽、浅插、精确定量栽插;③精确施肥,氮:磷:钾为1:0.5:0.5;④精确定量节水灌溉。3、杜绝或清除病源、虫源,加强对危险性病虫害的检疫:杜绝危险性病虫随种子和植株传入;清除病源虫源残体残株。如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螟等,病源虫源大都在稻草、稻根中越冬,要求在春耕前及时处理,作燃料或沤肥。二、生物防治:加强天敌的保护利用,如对3寄生蜂、农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除了在农药选择上,注意选择那些不

3、杀伤天敌品种和剂型外,还应注意为它们创造一个有利于生存繁殖的生态环境。三、化学防治:1、稻田除草:可在秧苗移栽后5~7天用50%丁草胺乳油每亩300毫升拌细土25公斤撒施,保持水面3~5公分,保水4~6天;也可以每亩撒施药肥“金稻龙”10公斤,保持3~5公分浅水10天;还可以每亩抛施“游龙”泡藤剂一袋(30克),保持水面3~5公分,保水4~6天。2、防治水稻稻瘟病:①叶瘟:于叶瘟初期亩选用40%“瘟灭富士”10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或40%硫环唑20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②穗瘟:选择内吸性保护剂75%“稻艳”可湿性粉剂

4、,于水稻破口和齐穗期各施一次药,每亩施用25克,对水50千克喷雾。3、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每亩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120克对水50公斤喷雾。4、防治水稻螟虫:可选用80%的“锐劲特”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20%的“螟虱速杀”亩用10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5、防治水稻飞虱和稻叶蝉:可选用20%的“扑虱螟”每亩100豪升对水50公斤喷雾或8%的“氯异”乳油每亩5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6、鼠害:农田鼠害要抓住冬春季有利时机,根本的办法是要组织

5、大3范围集中统一灭鼠,提高防效。可选用0.5%溴敌隆母液或3.75%杀鼠醚母液按1:10:190(药:水:饵料)的比例拌毒饵,每亩投放100~150克。必须指出,对病虫害防治,一定要科学用药,经济用药,严格运用病虫防治指标(单一的或复合的指标),达到指标防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区域性强,必须抓住当地主要病虫对象,把握住关键时期,依照防治指标,选择最佳的防治农药,挑治、联合防治等各种措施协调运用,才会取到良好的效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