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

ID:78776623

大小:185.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05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1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2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3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4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5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6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7页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_第8页
资源描述:

《DB63∕T 1586-2017 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青海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220B41备案号:55157-2017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1586—2017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2017-06-20发布2017-09-20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3/T1586—2017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本规范起草人:胡广卫、蔡金山、周继章、阚威、晁宜林、张志平、沈艳丽、李兆才、赵全邦、李静、张沛。IDB63/T1586—2017牦牛衣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1

2、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牦牛衣原体病的疫情报告、疫情处置、免疫、治疗、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综合防治等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牦牛衣原体病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NY/T562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3定义和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牦牛衣原体病是由流产衣原体感染牦牛引起的一种地方流行性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妊

3、娠母牛流产、早产、死产或产无活力犊牛为主要特征。4诊断4.1流行病学特征地方性流行,冬春季节多发。病牛和隐性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病怀孕牛流产或产犊时,大量衣原体会随羊水排出到体外污染环境,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其它健康牛。种公牛和母牛通过交配相互感染。一些蜱等媒介寄生虫和啮齿动物能长期带菌,并通过叮咬或其它途径将病原传播给健康牛。本病主要侵害处女母牛、头胎母牛或从非疫区引进的母牛,流产率高达25%~75%,还可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和不育。4.2临床症状4.2.1怀孕牛流产感染本病后,各个孕期的母牛都可

4、发病,发病前母牛一般不表现任何特殊征兆,多数在怀孕中、后期(妊娠7~9个月)突然发生流产,产出死胎或无活力的犊牛,有的胎衣排出迟缓,有的发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乳房炎,产奶量低。1DB63/T1586—20174.2.2公牛精囊炎综合征患病公牛的精囊腺、副性腺和睾丸出现慢性炎症,精液品质下降。4.2.3犊牛支气管性肺炎6月龄以前的犊牛易感,尤其是在停喂母乳转入育成牛栏喂养时容易发病。病犊体温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消退,短时腹泻,咳嗽,流鼻涕,呼吸加快,肺部听诊有锣音。4.2.4肠炎5~6月

5、龄犊牛多发。病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不振,抑郁,心跳快,出现持久性腹泻,粪便稀薄带血,病犊严重消瘦,脱水。4.2.5脑脊髓炎病牛发烧,虚弱,表现行动共济失调,有的并发肺炎、腹膜炎、心包炎等症状。4.2.6结膜炎病牛眼睛流泪,怕光,眼睑肿胀,眼角有多量分泌物。有的眼睑外翻,充血,潮红,第二眼睑高度肿胀并遮盖眼球。炎症发展波及角膜,引起角膜炎和角膜混浊、溃疡。4.2.7关节炎多见于犊牛。病牛表现行动迟缓,卧地后驱赶不愿起立或起立困难。站立时以健肢负重,不愿走动。急性期体温升高,关节肿胀,患病关节局部皮

6、温升高,患肢僵硬,触摸敏感,跛行。4.2.8乳房炎乳房肿胀,产奶量大幅度下降。4.3实验室诊断按NY/T562的规定进行。5疫情报告5.1疫情发现发现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5.2逐级报告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逐级向上一级主管单位报告。5.3疫情控制在报告牦牛疫病的同时,将染疫、疑似染疫牦牛与其他牦牛隔离,对有关场所和用具进行消毒,不得出售、转移该场所牦牛,不得抛弃死亡牦牛,防止疫情扩散。报告疫情的同时,保存好流产物等病料,以便动

7、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采样和检测诊断。2DB63/T1586—20176疫情处置6.1确诊经临床症状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本病后,立刻隔离感染牦牛和假定健康牦牛,禁止健康牦牛在污染的草场上放牧。6.2病牛治疗对发病的牦牛群进行药物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6.3紧急免疫对假定健康牦牛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6.4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交通工具、用具、厩舍彻底消毒。6.5无害化处理病死牦牛、流产胎儿、排泄物、被污染的垫料和饲草料等物品按照GB/T16548的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6.6流行病学调查6.6

8、.1种群分布统计并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牦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6.2时间分布调查发病的季节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特点。6.6.3地区分布调查影响发病地区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发病地区的水源、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和媒介昆虫情况,社会因素包括饲养方式、管理制度、调运情况、饲养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兽医制度等情况。7防治措施7.1消毒对相关场所、用具、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圈舍、场地、车辆、道路、墙面、环境等,选用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