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

ID:78780884

大小:224.7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05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1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2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3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4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5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6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7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8页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5306∕T 74-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昭通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52DB53DB53060/T746-2021昭通市地方标准DB5306/T74-202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2021-09-24发布2021-10-08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6/T74-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

2、管护局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西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艾祖军、龙飞、张春霖、刘建虎、卢群、申睿、胡清娥、余廷松、陈文善、胡世星、刘文明。IDB5306/T74-202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鱼类增殖放流的术语、定义、实施主体、技术要求与效果评估、通告发布等。本文件适用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2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内

3、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应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鱼类增殖放流fishstockenhancement用人工手段将一定数量的鱼类苗种、亲体投放或移入到公共水域以增加其种群数量的活动。3.2考种testspecies指对某一物种的个体、群体、生态类群等亲缘关系、遗传特性进行溯源的活动。3.3标记

4、放流taggedreleasing将带有标志物或其他标记的水生动物放回水域中,再根据回捕的时间、地点来研究渔业资源的一种方法。3.4分子样本molecularsample增殖放流鱼类的个体整体或超过1g的部分组织样本,用无水乙醇保存。4增殖放流实施主体1DB5306/T74-2021实施主体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其他任何社会单位、法人及个人在保护区水域放流须征得有关部门同意。5增殖放流的基本程序按《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规定执行。6技术要求6.1放流水域长江上游珍稀特

5、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6.2物种选择以保护区云南段的土著鱼类作为放流对象。禁止向天然水域放流杂交种、转基因种、外来物种及其它种质不纯的物种。6.3苗种来源增殖放流物种必须由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认可的原、良种场站提供。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6.4技术鉴定与检验检疫6.4.1考种增殖放流的物种应进行考种与技术鉴定,考种与技术鉴定应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放流的物种必须是从国家级原良种场引进的原种或子一代,并符合相关种质标准的要求。无种质标准物种的增殖放流,由有资质的机构组织相关

6、专家进行评审,报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可,作为放流该物种的考种依据。6.4.2放流物种的检验检疫放流物种的检验检疫的方式如下:a)以一个供应单位的同一放流批次为一个检验组批;b)供应单位放流前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随机采集放流苗种样本送有资质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验。疫病检测送检样品数量符合SC/T7103。6.5放流技术措施6.5.1放流物种准备准备方式如下:a)放流的鱼种在启运前应经过拉网锻炼,停食处理一天以上;2DB5306/T74-2021b)放流的鱼种需提前进行标记,标记率不得低于1

7、0%;c)放流前每个放流物种须随机挑选30尾进行分子样本备份。6.5.2放流时间放流时间根据放流目标的不同可选择3月、4月、10月、11月份进行。夏季高温季节禁止长途运输和放流。6.5.3放流过程物种放流前应充分合水:a)用氧气袋运输的,放流前2h-4h将装有放流物种的容器放入放流水域的水中,持续监测水温,待容器中的水温与放流水域的水温差值≤2℃后打开容器缓慢分散投放;b)使用活鱼集装箱运输的,应持续抽取河水入集装箱,待集装箱内水温与河水水温差值≤2℃后起捕投放;c)为避免生态系统剧烈震荡,赤水河水

8、域物种放流应多点分散放流;d)使用活鱼集装箱运输的,投放过程中采用总重量称重并结合抽样单位重量计数法进行数量点验。抽样次数不少于3次,计算单位重量平均尾数。活鱼箱内鱼种的捞取采用手抄网,网目尺寸不得小于1cm,每次捞取后沥水时间不得少于10s;e)用氧气袋运输的,采用随机抽袋点验方式,点验样袋鱼种尾数乘以总袋数进行计数,抽样袋数不少于3袋,计算平均数。7记录放流全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保存,记录表见附录A。8放流后管理放流后30d内,保护区在放流水域内应组织力量按不小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