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

ID:788041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01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泗店镇中心小学教师电子备课任课教师_学科_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教学课题: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教学课时2课时主备老师教学时间第十一周教学目标(1)知道人是怎样感觉到声音的。(2)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3)知道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护耳朵。(4)有保护听力的意识及措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噪声和非噪声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耳膜演示实验材料学生用:一张大纸、透明胶带、剪刀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人是怎样感觉到声音的。(2)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一、预习交流展示通过前面

2、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声音传播的媒介,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预习展示环节,可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发言,教师再做简单小结,激发学生的热情。把大家预习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二、精讲点拨教师直接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一、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1.你觉得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将你的预测填在表格上(可以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2.学生汇报预测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推测,在学生汇报时一定要追问学生预测的理由。(例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据此推测耳朵里可能有收集声波的构造和把声波传送转换为振动的构造;耳朵能听到

3、微弱的声音,可能具有把振动放大的构造;看电视时只听到电视机里发出的声音,外界的其他声音不被注意,说明听声音同人的大脑有关系,等等。)(在学生汇报预测时可以为他们准备相应的模拟材料,例如当学生说到接收声波、声波在耳朵里引起振动时,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进行观察。)教师归纳,并进行适当分类,板书3.教师通过挂图及碟片向学生介绍人耳的构造。板书声音传递的路径: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4.学生把自己的推测和课件陈述的内容加以比较。预测是科学上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可给学生适当提示和指导,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会预测的方法。5.请学生说一说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4、系统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限时作业:完成新课堂本节第1-3题板书设计:一、人耳的构造二、声音传递的路径: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第二课时一、预习交流展示请大家把搜集到的有关耳朵构造的相关图片进行展示,讨论它们是怎样传递声音的,然后分组汇报。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认识耳廓的作用1.我们的耳廓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写出预测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预测。2.学生汇报预测及实验并开始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提示:要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样呢?)三、认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醒小组成员要积极动脑,学会

5、合作分工,要有团结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用耳的知识介绍,培养学生养成保护耳朵的意识。1.放一些噪音给学生听,问: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觉?2.阅读教材上的资料思考: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噪音污染?1.结合上面学习的内容,耳朵的构造、耳廓的作用、对噪音的认识等等,你认为如果我们身处嘈杂的环境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2.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系统总结:谈收获限时作业:画出耳的构造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5分钟完成)板书设计一、耳廓的作用二、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教后反思:研究声音,除了研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外,对声音的接

6、收和感知也是其中不可少的内容。在学生已知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声波的形式借助物质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基础上,必然提出我们是怎样接收和感知声音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构建声音传递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