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

ID:790064

大小:304.5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09-05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_第1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_第2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_第3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_第4页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稿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本文以2-吡嗪甲酸和SmCl3·6H2O反应得到2-吡嗪甲酸钐配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2-吡嗪羧酸钐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相关晶胞参数:a=16.154(3)Å,b=12.357(3)Å,c=20.525(4)Å,a=β=g=90º,V=4097.1。配合物中钐原子被三个氮原子六个氧原子包围,形成一个稍微畸变的9配位化合物,其中只有一个配位氧原子来自水分子而其他配位氧原子则由2-吡嗪羧酸配体提供。通过相邻配体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关键词:2-吡嗪羧酸;钐配合物;氢键;晶体结构;表征Abstra

2、ctThecoordinationcompound{[Sm(pya)3(H2O)](H2O)3}nwasobtainedbyreactionof2-pyrazinecarboxylicAcid(Hpya)withSmCl3·6H2O,anditwascharacterizedbyX-raydiffractionsingle-crystureanalysesindicatethatthecompoundcrystallizein(),spacegroup(),unitcellparametersrelatedto:a=16.154(3)Å,b=12.357(3)Å,c=

3、20.525(4)Å,a=β=g=90º,V=4097.1。ThecomplexofSm(Ⅲ)atomsurroundedbythree()atomsandtowoxygenatomsformaslightlydistortedwithnineatomscoordination,inwhichoneligandoxygenatomfromawatermoleculewithother()atomsby2–pyrazinecarboxylicacidligandsprovided.Keywords:2-pyrazinecarboxylicAcid;Samariumcom

4、plex;Hydragenbonds;crystalstructure;characterization目录摘要I前言11文献综述21.121.1.121.1.221.1.2.131.1.2.231.1.2.331.241.2.141.2.1.141.2.1.241.2.1.341.2.1.41.2.251.2.2.151.2.2.251.2.2.351.2.2.461.3总体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62实验部分62.1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62.1.1 药品试剂62.1.2仪器设备72.2配合物的合成72.3结构测定73结果与讨论83.1配合物的结构分析83.1.1配合物F

5、e(2-pac)2·2H2O的结构分析8结论11致谢13参考文献14前言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compound),简称配合物(complex),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自1893年Werner提出配位化学理论以来,配位化学的发展已有115年的历史。总的来说,现代配位化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纯无机化学范围。它不仅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相互关联,而且还涉及到催化机理、物质结构、化学键理论及生命现象中一系列与金属离子相关的重要问,形成了有机金属化学、配位催化、配位场理论以及生物高分子化学等新的充满活力

6、的边缘学科。到了21世纪,配位化学与所有二级化学学科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一级学科都有联系,并处于现代化学的中心地位。同时,在应用方面,配位化学已被应用到燃料和反应堆材料的生产,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的提取,半导体激光材料的提纯,石油化工及有机高分子合成,高效高选择性配位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抗癌、杀菌、抗风湿等重要药物的研究等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合成技术和检测手段的飞速发展,配位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和“配体”的概念大大扩充。中心原子由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发展到主族金属;配体也已由单纯的有机分子或离子扩展到分子氢键结合的超分子化合物,即配位聚合物。对于有机

7、配体而言,它与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多种作用力,而使其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功能配合物,常表现出双稳态、磁性、选择性、吸附性和催化等多种多样的性质。从理论上讲,无机金属离子有可能赋予配位聚合物不同寻常的磁性、介电性、光学性质、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而有机分子(或离子)有可能形成配位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发光性和一定程度的极化。因此,基于这种性质互补方式合成了大量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配位聚合物,这对于我们的工农业有着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上述理论出发,我们将用2-吡嗪羧酸与SmCl3·6H2O,合成一种新型的2-吡嗪羧酸配合物,并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