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的栽培技术

刺梨的栽培技术

ID:79130731

大小:79.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15

刺梨的栽培技术_第1页
刺梨的栽培技术_第2页
刺梨的栽培技术_第3页
刺梨的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刺梨的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刺梨的栽培技术分春播和秋播。刺梨种子无明显的休眠期,秋季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其发芽率及出苗率可达90%以上。秋播,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后采种,立即播人苗床,1。月中、下旬出苗。第二年3月移栽苗圃,年底可出圃。但在冬季严寒地区需要覆盖塑料薄膜防冻。春播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4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到苗圃。播种前一天将种子放人50C-60C的温水中浸种12小时-24小时,取出后洗净播种,可提早5天发芽,提高发芽率。刺梨的枝条易产生不定根,根易形成不定芽,可采用抨插、分株和压条等繁殖育苗。(1)抨插繁殖刺梨抨插

2、,春、夏、秋均可进行(以秋插为例)。做床。选背风稍阴、土壤肥沃、有浇水条件的沙壤土做床,深翻,施底肥,耙干,做宽1米、长度不限的插床,浇足水后待杆插。剪插条。从已经结果的优良母树上剪取已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剪成长10厘米-15厘米的插条,下剪成马耳形,杆插深度为插条的2/3,株行距10厘米X25厘米,斜插于苗床上,插完后在苗床上扣一方形塑料拱棚,并开通风口,上冻后及时将通风口封闭,待第二年春插穗萌芽时浇一次水,逐渐打开通风口,30天左右撤去薄膜,秋季即可成苗出圃。(2)压条繁殖刺梨采用各种压条方法都易获得良好的效果,水平

3、压条成苗率高,除所压枝条的先端数芽之外,压入土中的每一节都能发根生枝成苗,如为了保持一定的母株数量可用株丛外围枝水平压条,春季压条,秋季即可切离起苗,一母株可得20株左右的苗。(3)组织培养1982年高相福等开始对刺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并在当年培育出第一批刺梨组培苗。现将情况简介如下。选用优良单株上的茎尖进行培养。将采集来的茎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去掉大叶片,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3分钟一5分钟;或用酒精浸泡半分钟再用漂白粉饱和上清液浸泡6分钟一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一5次,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剪去药液接触

4、过的伤口,保留茎尖0.5厘米一1厘米,插入装在三角瓶内经高压灭菌的MS培养基上培养。在温度25+3C、湿度60%r80%光照强度2000勒克斯一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10±2小时的培养室条件下培养。⑷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每升含量):硝酸钾1250毫克,硫酸镂67毫克,硫酸镁125毫克,磷酸二氢钥75毫克,氯化钙44毫克,硫酸锌86毫克,硫酸镒22.3毫克,硼酸6.2毫克,氯化钾0.83毫克,氧化铝酸钠025毫克,硫酸铜0.025毫克,氯化钻0.025毫克,硫酸铁13.9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65毫克,盐

5、酸硫胺素10毫克,盐酸口比哆素1毫克,烟酸1毫克,肌醇25毫克,另加适量的蔡乙酸或口引噪乙酸,将pH调至5.8,用0.9%的琼脂固化,装入1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培养液35毫升左右,用0.8千克/平方厘米高压灭菌20分钟待用。茎尖插到培养基中培养18±4天开始生根,试管苗的根为1条一14条,成放射状分布,开始为白色,后逐渐老化变黄,变褐,最后变为灰褐色。生根后的茎尖,成为一株完整的试管苗。当试管苗高L5厘米一3厘米,根长至1.5厘米以上,尚未老化变色前需进行第一次移栽。此次移栽是把适合移栽的试管苗假植到装有珍珠岩粉的小

6、钵内,立即浇水后把小钵移入塑料小拱棚内假植5天一6天。然后再把珍珠岩粉小钵内的组培苗移栽到装有腐植土的小钵内,浇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内,此为第二次移栽。经过二次移栽的苗,在小拱棚内培育1。天左右,即可去掉小拱棚,处于露地条件,此时要注意小钵的水分管理,上午要浇水,晴天阳光过强要用遮阳网。去掉小拱棚后经1个月左右,组培苗就可以移栽到苗圃中去。在贵州,以3月一6月和9月一11月移栽到露地苗圃最好,移栽成活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