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

ID:79424743

大小:65.7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12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_第1页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一模具型修的定义:一切模具不合格处的维修及改善。使其达到合格及确保成型的正常生产。二♦最常见的模具型修:产品毛边♦尺寸型修-模具撞模,模具漏水-模具零件损坏・三.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1.产品毛边•原因分析,依技术课的模具型修指示单,参照其提供的成型NG样板找到模具相对之处,(A.对该处进行外观检查有无缺损。(B.进行合模确认,检查模具配合是否到位。(C.对该处尺寸测量,检查尺寸是否过切,有无余量。(D.如以上三种都无异常则考虑模具进胶,及模具支撑是否合理。22).确定型修方案,在

2、导入型修之前先对模具型修部位测数作为型修检测的依据。根据以上找到的问题点判定,烧焊或新规调整。(3).工件型修加工,加工中需预留余量型配合模。余量多少根据毛边的大小和型修前所测量的数据而定。放电加工接面时钳工需到场确认,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果。(4)模具^立合模,工件加工完成后先进行测数,依照型修前的数据作为参考再暹行型配^立合模,型配合模时应注意工件预留余量,不能直接用力敲,慢慢的依工件的余量边型配边加工,当型配到一定时,才能用力敲。2.尺寸型修。(1).原因分析。依照技术课的模具型修指示单,参照其提供的成型NG样板

3、及产品的尺寸测量报告。找到模具的相对位置。A.检查外观有无缺损,B.产品段差是否影响尺寸。C.精测模具尺寸是否到位,设计值是否合理。D.模具进胶是否合理,模具排气是否顺畅。(2).确定型修方案,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可确定模具是否烧焊或新规。新规则需与技术和设计检讨新的设计值。烧焊则需先测量模具尺寸作为型修依据,再进行烧焊处理。(1).型修加工,加工的数据和电极加工数据需按模具型修前的尺寸和产品测量尺寸作为依据的,而确定的。对形状较小并且有多个面相切的位置同时抛光又不好加工时,放电时需要求放电纹要细,尽量减少抛光。(2

4、).加工后测量,每个加工单位完成后都要进行测量检测,确认每个加工的数据,并对照型修前的数据判断型修是否到位。2.模具撞模,对模具的撞模型,应先考虑是否能做镀入子,然后再考虑烧焊修补。加工的过程则按新规加工流程。3.模具零件损坏对模具零件烧死和断裂的型修。在无法敲出工件时,线割加工时单边需预留0.2MM的余量,以防加工时伤到原孔。工件取出后需检查模仁有无倒角,及反口。有则需烧焊修补或加大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