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知识宣教

青光眼知识宣教

ID:79451157

大小:69.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13

青光眼知识宣教_第1页
青光眼知识宣教_第2页
青光眼知识宣教_第3页
青光眼知识宣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青光眼知识宣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青光眼健康宣教青光眼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的人,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都存在着极大的威胁。眼科专家表示:只要做好青光眼的护理保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青光眼造成的巨大危害。青光眼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1、避免过度用眼,注意劳逸结合。阅读时间不宜超过50分钟分钟。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起身活动下,或做眼保健操,按摩时动作要轻,不可重压2、合理调节饮食。要进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物质供给。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一次不宜大量饮水。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咖啡等都要戒除。3、加强用眼卫生。室内光线要适宜,防止过强或过暗,如果光线不足,会使瞳孔散大,诱发

2、青光眼。但是光线过于强烈、刺眼,光线中的紫外线也会参与青光眼的形成。4、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乐观的心态。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5、青光眼患者通常禁忌使用散瞳剂。应嘱患者用药谨慎,一旦误用,应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6精品文档、适当运动。可适当做一些有助降眼压的运动,如散步、练太极等;千万不要做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和碰撞剧烈的运动,如举动、仰卧起坐等。7、若出现眼胀眼痛、头痛、呕吐、视力骤然下降等情况,即到医院求诊。青光眼是我国三大致盲眼疾之一,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很多人对青光眼的认识不足,错过了治疗时机,患上青光眼要立即就医,不要

3、耽误病情。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病,也是最易造成失明的眼病之一。通常情况,40岁以上的人比较容易患青光眼,而且女性患者又较男性患者常见。但现今,随着电脑族的过度用眼,不少年轻网民也要当心,避免出现青光眼等症状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青光眼,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怎么预防青光眼?预防青光眼,必须从日常的点滴生活做起,特别是年轻的电脑族,更要注意。比如,经常用眼

4、的人群,提高黄斑承受聚焦光线精品文档的能力,减少眼睛的调节,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视疲劳,并对眼睛起到预防和保护的作用。青光眼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关,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情绪易激动的人,要少看电影,看电视时也要在电视机旁开小灯照明。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

5、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从婴儿到老年人,任何阶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但青光眼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据调查,10%的病人因青光眼而失明。因此,我们要注意高度警惕青光眼,特别是一些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更应引起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存有效的视力。一、年龄越大,发病率增高青光眼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闭角型青光眼多在40岁以精品文档上,50-70岁最多。开角型青光眼20-60岁之间。近来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有增高趋势。一、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青光眼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变,有家族患病史的人占整个发病

6、人群13%—47%。如果您的亲属(注意,不一定是直系亲属)有人有青光眼,那么您的患病率会比正常人高。二、有其它眼病的患者高度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眼外伤病史、高眼压等患者的青光眼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三、长期滴用含激素眼药水者长期使用会导致青光眼甚至还可能引发白内障五、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易产生新生血管,阻塞小梁网,导致眼压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