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ID:801768

大小:4.7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7-09-05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_第1页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_第2页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_第3页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_第4页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实训题目:串行通讯接口设计院系:信系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训地点:信自楼开课时间:2011年6月22日学生姓名:串行通信接口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PC机与单片机采用RS-232C进行串行通信的接口方法。利用89C51,MAX232芯片等其他元件组成简单的PC机与单片机数据互发电路。给出了PC机实现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方法。关键字:串行通信、PC机、单片机、RS232CKeywords:serialcommunication,PC,microcontroller,RS232C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

2、theuseofPCandmicrocontrollerRS-232Cserialcommunicationinterfacemethods.Using89C51,MAX232chipandothercomponentsformasimplePCandsenddatatoeachchipcircuit.GivingthePCserialcommunicationsoftwaredesignmethods.个人摘要:这次的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中,我在本小组中主要负责的是硬件方面。包括排板、焊接电路和硬件的调试以及帮助参考辅助别的方面的设计。由于经验不足出现排版不合理,只为一遍接线方便而未能合理排版

3、而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跨线,总体来说焊接过程顺利。美观度一般,未出现短接虚焊等情况!一、实训目的和要求1实训目的(1).掌握单片机硬件与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2).掌握串行通信接口设计的基本原理2、实训内容设计电路并编写程序,将PC机键盘的输入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收到PC机发来的数据后,回送同一数据给PC机,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要求:lPC机与单片机通信正常,屏幕上显示的字符与所键入的字符相同。l通信协议为:9600,N,8,1。l复习掌握定时器的功能和编程使用。l熟悉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各种功能。l掌握串行通信的重要指标:字符帧和波特率的设定方法。l会编写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程序。二、实训课题

4、设计功能描述1、功能描述课程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的相互串行通讯。计算机给单片机传送信息,单片机接受后自动返回给电脑所接受到的信息。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其只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连接设备接口有SATA,USB等。三、实训课题基本原理分析及设计说明1、任务介绍AT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它采用了CMOS工艺和ATMEL公司的高密度NVRAM(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技术,片内带有一个4KB的FLASH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作为INTEL80

5、51的换代产品,其输出引脚和指令系统与MCS-51完全兼容。由于AT89C51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面向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因而在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数据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在数据处理能力、人机交互等方面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而通常用PC来弥补单片机的这些不足。例如,在工程应用中,常常由一台PC机和一台单片机构成主从式计算机测控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测控仪表(从机)作为现场测控设备,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各种任务,同时将数据传给PC机(主机),PC机将这些数据加工处理后,进行显示、打印报表等,PC机也可以将各种控制命令传

6、送给单片机,干预单片机系统的运行,从而发挥PC机的优势。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就涉及到PC机与单片机之问的通信问题。本文介绍一种PC机与单片机通信接口及其编程方法。也就是本任务重所要涉及到的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的课题。2、使用电路说明本文中所使用到的都是常用的电路,在电路设计中,采用:上电电路其中采用的是USB供电电源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串口接线在查阅相关数据手册后,我们使用以下电路作为RS232C的参考电路:在这里我们提供RS232C的引脚的相关定义,仅供参考。引脚定义符号1载波检测DCD2接收数据RXD3发送数据TXD4数据终端准备好DTR5信号地SG6数据准备好DSR7请求发送RTS8清除发

7、送CTS9振铃提示RI在选定好电路之后,根据设计,我们接好电路图,编写相应的程序,最终实现了PC与单片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具体结果我们将在实物实现和仿真中详谈。3、硬件设计(1)、在硬件设计时,根据前面的参考电路,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硬件电路,并在实物中得到验证正确。(2)、器件选型:名称大小型号数量使用无极性电容22Pf2个晶振电路中使用无极性电容10Uf5个晶振11.0592M1片AT89C511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