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ID:8055464

大小:32.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05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_第1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_第2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_第3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_第4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高中地理的学习不同于初中,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能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一点心得。地理的学习,不同于政治历史的文科知识点的背诵应用,也不同于数学化学物理纯理性思维的考察,而是介于文理之间,要在充分理解各章节的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图形计算类题型再加以剖析,通过一定的计算分析得到答案。尤其是必修一,计算和理解的内容偏多,要求同学们必须熟记知识点。相对于其他的文科科目,地理的知识点相对少很多。所以,想要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同学们必须要理好各章节的知识点网络。另外,地理的学习不能脱离图形,俗话说,无图不地理,所以,地

2、图对于地理科目来说,是重中之重。在这里,要求同学们,以书上和地图册上的图形为核心,以老师接下来给大家总结的提纲为指导,以平时的练习为辅助,进行全方位的复习工作。下面,我总结了必修一各章节的知识要点网络,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个整体指导作用。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

3、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

4、自然灾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5、由

5、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6、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7、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

6、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8、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

7、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

8、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