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ID:806239

大小:445.53 KB

页数:188页

时间:2017-09-05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1、春天在哪里12、笋芽儿53、有趣的作业84、古诗两首:《咏柳》105、程门立雪146、曹冲称象177、岩石书248、自己试一试24语文百花园二349、雨后38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4512、猴子种树52语文百花园三:帮助小白兔过河5613、激光的话5814、鲁班造伞6415、听诊器的由来6716、能干的钟点工70识字二:认识动物多动脑筋72语文百花园四7917、古诗二首8418、小鹿的减法9019、爱发脾气的孩子9220、寓言二则94语文百花园五10121、刘胡兰10422、回祖国去10723

2、、家11224、快乐的节日11825、可爱的西沙群岛124识字三:认字认半边行吗134语文百花园六13826、我能行14327、再来一次14728、我是最弱小的吗15229、掌声158语文百花园七16230、晏子劝齐王16531、诺亚方舟16832、三借芭蕉扇17133三借芭蕉扇(二)178语文百花园八1821、春天在哪里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汉字:雾、薄、换、笋、探、蚕。会写6个生字:洒、换、探、枝、野、暖。认识里字旁。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  3.理解句子“柳条儿跳舞”、“桃花

3、儿脸红”“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读出诗中春天的美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正确读、写生字。认识新部首。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春天的有关资料:图片、诗歌、词句、影象等。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首先让学生谈感受意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情趣,使学生尽快溶入春天。同时教师在学生发言中及时点拨,进行语言训练。]  有一位著名的诗人

4、他也喜欢春天,他为春天写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回忆以前的学习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样做?  [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后很可能遗忘了学过的方法,因此在此安排识字方法的回顾]  3.选择适合你的方法认识这些字。  [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4.检查、指导识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同时渗透汉字知识和指导识字方法:  雾:怎样记?(形声字、换、加一部分)

5、  薄:(上下结构、加偏旁)  换:为什么提手旁?读诗中句子,在语境中识字。  笋:上面竹子头,与什么有关?  探:跟哪个字像?  蚕:什么结构?  [识字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教师要适时进行汉字知识的渗透和知字能力的培养。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介绍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识字方法不强求一致,会读既可。]  B:巩固练习:开火车读、游戏读、赛读等。  C:实践检查:把生字朋友放回到课文你们还能读准吗?  D: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评议读字音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  (1)

6、再自由读课文,思考:春天在哪里?你在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用横线把这些地方划出来。  (2)指名回答,老师板书:枝头、原野、竹林、田野。  (3)真不错,你们把文中的春天找到了!真会读书。  [落实以读为本,让学生静下心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动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春天?  (2)读一读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什么?带着感情读一读让大家欣赏。  (3)师生共同研讨学生所说所读。(通过课件演示、图片展示、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进行补充、评议、朗读。)  一节:A:课件演

7、示“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指导朗读。  B:出示文字: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请学生研读、讨论: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读出感情。  二节:A:启发:草儿睡了多久?如果是你换上新的衣服什么心情?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三节:A:引导学生质疑:“雨”与“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叹号?(感受雨后土壤的疏松、探出地面的惊喜。)怎样读?  B:出示文字: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竹笋从地下长出头来了。  对比异同。进行感情朗读。  四节:采取以读带讲的方式,

8、通过评议、比赛理解课文。朗读课文。  [此处设计没有固定教学顺序。顺学而导。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避免串讲串问。营造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4.师生合作,问答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