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ID:8069069

大小:45.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5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第9页x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第9页富平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富平县水务局)我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耕地111万亩,辖24个乡镇,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23亿元,财政收入674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富平地处渭河盆地与陕北高塬的过渡地带,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川塬相间,海拔高程380—1420。7米,地貌由北到南依此是低山丘陵沟壑区、洪积扇区、黄土台塬区,渭河一、二、三级阶地,境内有四河,均为季节性河流,其中石川河是县内

2、唯一的过境河流,县境内长达36。4公里,流域面积104。103平方公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33。2㎜,年蒸发量1154。2㎜,干旱指数2。1,境内虽有四条河流,除汛期石川河有短期洪水过境外,其余季节基本断流。目前水资源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和外来客水。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和川塬阶地区,一般埋藏深度40—150米以内,可利用水资源量0。87亿立方。全县现有机井4989眼,井灌面积27万亩,年开采量达1。44亿立方,超采0。57亿立方,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6—12米左右,已形成三个漏斗区,最大半径10公里,因水位下降而报废机井达1300多眼。外来客水有两部分来水,一部分是北山各峪口洪水,汛

3、期大部分为山前引洪漫地用尽;另一部分是境外客水,主要有桃曲坡、二黄、交口、泾惠四个灌区,设施灌溉面积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0万亩,年引水量3000—4000万立方。全县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不足全省人均的16、全国的112。近年来,全县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工农业生产年需水量2。12亿立方,供需缺口达0。92亿立方,而且浅层地下水除石川河沿岸外含盐量、氟量高,高氟水、苦咸水分布面积620。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共涉及淡村、留古、到贤、流曲、王寮、华朱、刘集、杜村等18个乡镇184个行政村40。08万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

4、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由于缺水,富平的人饮困难问题在全省是最突出的,“九五”初,全县有饮水困难人口达62。58万人,第9页“九五”以来通过实施“甘露工程”、“人饮解困”、“防氟改水”等项目,共解决了45。13万人(“甘露”38。59万人,“人饮”2。64万人,“改水”3。9万人)的饮水困难,剩余17。45万人。近年来,因水资源性缺水新增加缺水人口1。14万人,其中涉及沿山一带7个乡镇22个村0。54万人和石川河沿岸5个乡镇15个村0。6万人;因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导致水质达不到安全饮水标准,涉及部分塬区9个乡镇25个村2。76万人,共计新增3。9万人。目前实际上我县还有21。35万人

5、(苦咸水12。9万人,氟水3。2万人,缺水5。25万人)的饮水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全县上下形成了“要兴富平先兴水,富平要富先富水”的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高潮。在水利建设中,始终把城乡供水工作放在首位,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重点工程来抓。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依托“甘露工程”、“人饮解困”、“防氟改水”等项目带动,以小城镇为中心向农村辐射,集中连片,规模解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9036。53万元,共建成各种形式的集中供水工程82处,集雨水窖

6、5193眼,解决了45。13万人的饮水困难。我们的主要做法与体会是:第9页一、统筹规划,资源统配,依托乡镇,辐射农村富平水利最突出的问题是水源短缺,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根据本县降雨量少,地表无径流,地下浅层水不足而岩溶水丰富的实际,县水务局组织人力物力,会同地矿部门,对全县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并聘请省水电设计院、西北建筑设计院和渭南市的有关专家对我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编制了《陕西省富平县岩溶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完成了《富平县利用岩溶水解决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和《富平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明确提出全县城乡供水

7、工作要打破地域界限,打破行政区划,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分批解决。按水资源性分布情况,将全县分成三个大区,即山区和沿山缺水区、苦咸水氟水区、轻度缺水区。在规划上,对缺水区,规划用水窖解决,有条件引水的,想方设法调配水源。对苦咸水氟水区,结合“380”岩溶水分布,规划了华朱、西村、由典、笃祜、庄里—义门五个“380”岩溶水水源地,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城乡供水“一盘棋”,坚持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农村,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建设跨乡、跨村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