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ID:8070515

大小:47.9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05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_第1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_第2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_第3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_第4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在这次的听评课活动中,我讲的是《我的第一本书》。课上完了,但对这一节课的反思还在继续。《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那段岁月离学生较远,所以在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人生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本节课最大的收获,体现在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的完成上。我设计的两个问题,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在探究问题环节上,学生能够在阅读中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你喜欢牛汉的父亲吗?为什么?同时提前学生注意乔元贞的父亲,在研讨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做塾师,为什么乔元贞没跟着父亲去读书呢?这个问题到是备课前没有注意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文章介绍了几位老师,尤其注意阅读乔元贞父亲肖像描写的那一段,同时思考弄不成老师为什么弄不来其他两本教材?经过研讨,加上老师的点拨,最终明确: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社会上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乔元贞的父亲身为塾师,却连自己的孩子的书本都买不起!牛汉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师,曾经评价过乔元贞比

3、牛汉有出息,但乔元贞的出息却是一辈子走街串巷卖小食品!这能说明什么?!此时再结合当前两免一补第12页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说起,让学生反思,应该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当然捎带也要说明,导致乔元贞的出息,一方面源于没有再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当地的经济极端落后贫穷。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这一点在授课过程中,我未能及时、适当地和学生共同赏析文章。对人物特别是文中出现多次的二黄毛我在授课的时候没有细细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调动学生的主动

4、性、积极性方面还有所欠缺。改进方案:1.在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事有哪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并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文中出现的三位老师:我的父亲、乔元贞的父亲和弄不来;我、乔元贞和二黄毛。2.研读赏析:让学生自己找含义丰富的词语或句子。并能从朴实的语言中体会文章流露出的温情。3拓展环节,我补充的牛汉的现代诗《根》,内容的选择没有错误,但是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仅仅是领着学生读了几遍,对诗文所表达的情感没有深入研讨。其实本就是根,这是一个人立足处事的根本和起点,也是作者写本章的主旨。对

5、此教师应该有较深入的点拨和提升。4教学的板书应该是对文章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在授课的过程我的板书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的锤炼。第12页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但我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最后再次感谢给予我指导的刘校长和老师们!篇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我的第一本书》是现代诗人牛汉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60年前第一本书的故事,由此引出父子之间以及同学之间浓浓的情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而又苍凉的生活境况,带给我们的还有诗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感受。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文章内容却

6、值得人们深思。上课伊始,围绕文题设计了如下内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谁还能清楚地记得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现代著名诗人牛汉写过一篇回忆性文章《我的第一本书》,谁能告诉大家,牛汉的第一本书指什么?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何60年后仍然让诗人念念不忘?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快速引出课题。第二个教学环节,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在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简介卜老恩的《父与子》,因为这是一组漫画,围绕慈父与稚子发生的一系列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表达善良与爱的

7、主题。之所以简介这组漫画,源于课文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老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对此我抓住酷似二字,引导学生朗读第二至第十自然段,同时思索:围绕书写了哪些事?诗人为什么要这么说?第12页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牛汉的父亲吗?为什么?同时提前学生注意乔元贞的父亲,在研讨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做塾师,为什么乔元贞没跟着父亲去读书呢?这个问题到是备课前没有注意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文章介绍了几位老师,尤其注意阅读乔元贞父亲肖像描写的那一段,同时思考弄不成老师为什么

8、弄不来其他两本教材?经过研讨,加上老师的点拨,最终明确: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社会上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乔元贞的父亲身为塾师,却连自己的孩子的书本都买不起!牛汉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师,曾经评价过乔元贞比牛汉有出息,但乔元贞的出息却是一辈子走街串巷卖小食品!这能说明什么?!此时再结合当前两免一补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说起,让学生反思,应该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当然捎带也要说明,导致乔元贞的出息,一方面源于没有再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当地的经济极端落后贫穷。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